□河北日報記者 王 巍
繼泛亞、e租寶等案件后,又一家百億級理財公司因涉嫌非法集資被查。日前,滬上“知名”投資公司——中晉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及相關關聯公司已被警方確認,涉嫌經濟犯罪被立案調查。中晉資管在銷售端的品牌,即在上海為人熟知的“中晉合伙人”。無獨有偶,上?炻雇顿Y集團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互聯網金融平臺金鹿財行、當天財富近日也陷入兌付危機,與快鹿相關聯的多個互聯網金融平臺近期也開始出現逾期。一時間,互聯網金融理財平臺的風險再度成為大眾關注焦點。作為普通投資者,該如何在全國超過3000家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或平臺中,避免“踩雷”呢?
日前,記者采訪業(yè)內人士,為大家梳理了降低風險的幾大原則。
選擇平臺很關鍵:
穩(wěn)健、透明、重風控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平臺頻頻出事,P2P公司跑路“司空見慣”,這其中還不乏一些已具備相當規(guī)模和知名度的大型平臺和公司,這令投資者開始高度關注相關領域的投資風險。那么,有什么好的辦法可以盡量降低這類風險嗎?
萬貝貸執(zhí)行董事李如勝認為,這并不是一個不可破解的難題。他認為選擇一個穩(wěn)健靠譜的平臺很關鍵,如果選好了,能在事前就降低很多風險。“而一個穩(wěn)健的、好的平臺,一定要具備幾個要素!
李如勝稱,這包括幾個方面:股東層面,一定要有做金融出身的、有較深厚金融從業(yè)背景的人士,將金融風險理念深深根植于公司的經營中;要有素質很好的團隊,最好能有5年以上風險經營經驗的團隊、良好的營銷團隊和業(yè)務團隊以及強大的互聯網技術團隊,這些團隊最好還能有較強的金融知識儲備;平臺投資最好都是在線上,資金來源、去向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資產端、風控端和理財端的管理要做好,銜接要緊密。
過高回報不能追:
超過10%風險就大了
對投資者來說,業(yè)內人士強調“一定不要追過高的回報”。以P2P平臺來說,目前的年化收益率在8%-10%是較為合理的,不要超過10%,超過的風險就比較大了。而對資產端來說,14%-15%的短期融資成本是可以接受的,一定不要超過24%,超過了也會存在很大風險。
有一句話叫做“你想要他的高收益,他想要的是你的本金”,試想如果融資成本超過24%,去找什么樣的投資才能覆蓋這樣高的成本?也許借的時候就沒打算還了,風險是非常非常高的。
分散投資:
投資資金別超15%
實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CEO凌山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要投資者完全避免這樣的風險確實是比較難的。因為信息的不對稱,加上這類公司很會包裝和誤導,很容易給投資者以“錯覺”。
“最好的辦法就是分散風險,投資多個渠道,比如銀行理財產品、基金、房地產等,不要把所有的錢投去互聯網的平臺,一定要投的話,比例不要超過家庭總資產的15%!贝送庖J準一些大的,背景、實力比較雄厚的平臺。而投資者本身也要加強風險意識,認清“高收益一定伴隨高風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