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申星龍介紹,作為今年的改革重點,目前該市已謀劃了數(shù)項舉措,近日即將付諸實施。
他還表示,為了推動改革,讓全市各部門都動起來,由衡水市改革辦起草的一份“市直部門‘1+1’改革創(chuàng)新活動”方案,已經(jīng)上報市委、市政府。該方案提出,市直每個部門都要選擇一項改革任務,努力探索改革經(jīng)驗。
為了避免某些部門把日常工作當改革舉措來湊數(shù),衡水市還開始嘗試改革任務項目化管理,將今年全市的改革任務分解成121項,分別設置項目責任部門,逐項推進。4月17日,這項工作的分工方案已下發(fā)。
“不能把改革弄虛了,推進衡水的改革,必須聚焦于對體制機制的突破和完善上!瘪R學林表示。
在推進行政體制改革的過程中,衡水市開創(chuàng)了一項“行政審批反向設置機制”,也即以基層需求為基本導向,以突破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瓶頸問題作為基本目標,打破以往行政審批事項“上級下放,下級承接”的被動模式,變?yōu)橐詥柧、座談等多種方式調(diào)查基層對于行政審批事項下放的需求,形成由下級向上級反向設置行政審批事項的新模式。
據(jù)悉,2014年衡水市取消下放的621項行政審批事項,就經(jīng)歷了“三下三上”的過程。
行政體制改革被認為是整個綜合配套改革的排頭兵、當頭炮,衡水市還聘請來專家,成立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專家組,建立行政制度改革工作研判機制,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工作方向、思路和程序進行理論層面及實踐層面的研究。
“改革終歸要啃硬骨頭。”馬金驥介紹,該市今年還將開啟對中介服務機構的清理工作。他們在歷次調(diào)研中發(fā)現(xiàn),在這方面目前存在著收費高、耗時長、獨家壟斷等問題,而背后則反映出部分中介服務機構與主管部門存在利益關系,從而為權力尋租提供了空間。
據(jù)了解,一份衡水市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機構管理辦法已經(jīng)開始征求意見。該辦法指向了從事評估、檢測、測繪、勘察、監(jiān)理、審計、設計、咨詢、考試等中介服務的各類機構。
“首先必須與主管部門脫鉤,必須要摘掉‘官帽’,其次就是要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馬金驥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