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二日至十四日,邢臺市出現(xiàn)強降雨天氣過程,各部門積極應對——
共同構筑保安全保民生防線
邢臺日報訊(記者張鑫 通訊員祁云平、王曉霞、尹丹鳳、解宏)7月12日至14日,邢臺市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截止7月14日16時,全市平均降雨量69.3毫米,有167個站點超過50毫米,有49個站點超過100毫米,主要出現(xiàn)在威縣、南宮、沙河、邢臺縣、邢臺市區(qū)、平鄉(xiāng)、廣宗、南和、巨鹿、寧晉,最大威縣章臺為202.1毫米,市區(qū)最大王快100.6毫米,最大小時雨量威縣章臺69.1毫米。
面對此次強降雨天氣過程,全市上下各級各部門站在踐行“四個意識”的高度,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迅速行動,周密部署,積極主動做好應對工作。
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本次強降雨過程。7月12日19時30分,市委書記王會勇到市防汛指揮調(diào)度中心調(diào)度、指導應對防范強降雨工作。在市防汛指揮部,王會勇分別聽取了市防汛辦、氣象局、水文局、城管局有關情況匯報,詳細了解了水庫、河道及城區(qū)防汛準備情況,并通過視頻系統(tǒng)隨機抽查了部分縣市區(qū)值班值守和應對工作安排情況,對重點縣市強降雨應對工作提出了指導意見和具體要求。要求各級防汛指揮部要站在踐行“四個意識”的高度,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切實加強分析研判,迅速行動起來,周密安排部署,積極主動做好應對工作。各成員單位要密切會商,科學決策,及時預警,有效應對,確保工作萬無一失,確保不發(fā)生人員傷亡和大的財產(chǎn)損失。
7月13日19時,市委副書記王素平到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指導防汛工作。要求市防汛指揮部要緊盯降雨過程,加強會商,科學研判,保證指揮調(diào)度及時、有效。市防指各成員單位要各負其責,嚴防死守,確保人員安全。各級、各部門要加強值班值守,保障通訊。市防汛指揮部要及時預警,確保全市度汛安全。
7月13日,副市長、市防指指揮長胡仁彩兩次到市防汛指揮調(diào)度中心坐鎮(zhèn)指揮全市強降雨應對工作,聽取匯報,了解情況,組織會商,就應對工作提出指導意見和具體要求。
7月13日8時,邢臺縣太子井累計降雨量已達121.8毫米,沙河市冊井已達101.9毫米,且降雨仍在持續(xù)。經(jīng)市防指會商研究,于7月13日9時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市防辦緊盯本次降雨過程,及時掌握雨情、水情、工情、災情,高度重視河道險工險段、小水庫、山洪地質災害易發(fā)區(qū)、尾礦庫、旅游景區(qū)和城市危樓險房等重點防洪區(qū)域,適時加密會商頻次,調(diào)度各縣市區(qū)、各成員單位展開應對工作,并通過公眾平臺向社會發(fā)布雨情、水情和應對情況。各縣市區(qū)、各部門也及時啟動預案,落實防范措施。
為應對防范此次強降雨,市防辦組織氣象、水文、水務、國土、安監(jiān)、旅游、教育、城防等單位專家及時會商,科學研判,指導、調(diào)度重點工程、重點區(qū)域和關鍵部位的防汛工作。本次降雨過程共進行四次會商,根據(jù)會商意見,邢臺縣、沙河市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旅發(fā)、氣象、民政等主要單位啟動預案;沙河市組織受地質災害威脅人員轉移,轉移5個村、286戶,共計1034人;七里河橡膠壩將依次塌壩,下泄原河道蓄水,開發(fā)區(qū)、南和縣防指要高度關注,及早防御;邢臺市區(qū)牛尾河已產(chǎn)生徑流,橋東區(qū)、任縣防指密切關注牛尾河水位變化,做好防御工作,及時撤離河道施工人員和機械;市建設局建筑工地、施工基坑等進行巡查,確保人員和吊車等重要設備安全;適時終止防汛Ⅳ級應急響應。通過加密會商頻次,市防指有力開展了本次強降雨應對工作,提前消除災害隱患。
在應對此次強降雨天氣過程中,市氣象局作出準確預報。在向地方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搞好決策氣象服務的同時,還通過廣播、電視、網(wǎng)絡、12121電話、手機短信、微信、氣象服務APP等多種手段向公眾發(fā)布強降雨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向國土局、城管局、城防辦等相關單位,發(fā)布了地質災害以及城市內(nèi)澇的風險等級預報,在強降雨階段逐小時地向防汛成員單位通報雨情信息;邢臺水文局及時測報雨水情;市國土局及時發(fā)布地質災害預警,組織群眾轉移;市安監(jiān)局緊急召開全市非煤礦山安全生產(chǎn)工作部署會,對全市“專家會診”隱患排查、汛期安全生產(chǎn)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并加強值守,隨時監(jiān)控尾礦庫;市水務連夜召開緊急會議,水務局全員上崗,集中辦公,全力助力防辦做好防汛工作;市建設局對各個建筑工地、施工基坑等進行巡查,確保人員和吊車等重要設備安全;市教育局指導學校做好校舍防汛安全、學生人身安全;市城防辦整合市城管局城管支隊、維護處數(shù)字平臺資源,搭建了應急防汛指揮平臺,實現(xiàn)了市區(qū)部分重點點位實時監(jiān)控、指揮調(diào)度和應急處置;市城管部門及時組織6000余人走上街頭全力排水,并從市政維護處調(diào)集人員和設備搶險抽排,至13日15時許,全市各地道橋均恢復通車;市交警支隊在市區(qū)主要路口和地道橋口派出專人值守,對易積水路段進行巡查設置警戒帶和警示標志,疏導過往車輛。同時利用主流媒體,對全市路況進行實時發(fā)布。在山區(qū),對危險的道路還有臨崖陡坡道路進行一個危險標志的提示,同時不間斷地在路上巡邏,幫助遇險車輛和行人;市旅游發(fā)展委員會及時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邢臺旅游”對外發(fā)布通知,啟動預警應急響應,關停全市所有景區(qū)直至此次暴雨預警解除。……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應工作,重點單位負責人按時參加會商并安排技術人員在防汛指揮調(diào)度中心值守,為防汛決策提供重要信息。各縣市區(qū)主要和主管領導親臨一線,指導本轄區(qū)防汛工作,工作人員及時掌握本轄區(qū)汛情,迅速通報信息,及時落實措施,共同構筑起一道牢固的城市防汛防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