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占恒(左)的小診所每天都會接待很多病人,每一個病人他都會認真診治。
“有他在,俺們就放心!”“他的醫(yī)術真是沒話兒說!”……這是深澤縣大堡村村民掛在嘴邊的稱贊,稱贊的對象是劉占恒。為人樸實的他,心地善良,醫(yī)術精湛,一年四季,無論風霜雪雨,只要患者一個電話,他就會拄起拐杖,拿起藥箱,趕到患者身邊。行醫(yī)28年來,經他救助的村民不計其數,就連鄰縣的病人也都慕名而來,他也因此成了遠近聞名的“拐杖村醫(yī)”。
身殘志堅,執(zhí)著夢想
劉占恒今年48歲,是深澤縣白莊鄉(xiāng)大堡村人。8個月大的時候,他不幸患上小兒麻痹癥,家人也帶著他開始了漫漫的求醫(yī)之路。童年的劉占恒,記憶最深刻的,就是和父母在各個城市奔波,從這座醫(yī)院到那座醫(yī)院,從這個醫(yī)生到那個醫(yī)生。十幾年來,家人從未放棄過對他的治療,但是他的雙腿卻始終無法站立。因為常年四處看病,家里早就入不敷出、債臺高筑,然而最讓劉占恒覺得難受的不是打針吃藥,不是一次一次治療的身體疼痛,而是家人失望的眼神和那一聲嘆息。年幼的他心里種下一個夢想:“如果我能當醫(yī)生,去治病救人該多好!
不幸的遭遇,帶給他超乎常人的毅力和頑強的學習動力。初中畢業(yè)后,他不顧家人的反對,只身一人到正定醫(yī)專上學,開始了他艱苦的求學歷程。正定醫(yī)專離深澤并不遠,但是劉占恒卻很少回去,一來是行動不便、囊中羞澀,二來他要抓緊一切時間學習。兩年多的時間里,劉占恒記滿了整整5大本的學習筆記。每天早上,別人還在睡夢中時,他就已經到了教室;晚上熄燈了,他又搬著小馬扎到走廊里借著微弱的燈光看書。餓了,啃饅頭充饑,渴了,喝涼水就打發(fā)過去。夏天蚊蟲的叮咬,冬天寒風的侵襲,他都不在乎,執(zhí)著地堅持著自己最初的夢想:“我要做個好醫(yī)生!痹谶@個信念的支撐下,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完成醫(yī)學筆試、口試、論文測試,畢業(yè)后的他拒絕了母校的挽留,而是回到家鄉(xiāng),成為一名鄉(xiāng)村醫(yī)生,從此走上了從醫(yī)之路。
無畏風雨,回村行醫(yī)
回到家鄉(xiāng)后,20歲的劉占恒開辦了自己的小診所,為村民看病。從小被疾病折磨的他,更理解病人的痛苦,理解有病卻看不起病的煎熬。他看病無貧富之分,無幼叟之別,望聞問切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認真至極。處方中,每一針、每一味藥都是細心推敲,能用便宜的藥解決的問題,他絕不用貴藥;能吃藥就好轉的病情,絕不給病人打針或輸液。平時給老人測血壓、給孩子量體溫,全部都是義務服務,就是打針、輸液他也只是收取材料費,來他這里看病,他總是把費用降到最低。
每到季節(jié)交替、流行病高發(fā)時節(jié),他就在門口的宣傳欄里寫下板報,向村民宣講以防控為主,以治病為輔的保養(yǎng)方法。治病的偏方、食療方,禽流感、手足口的預防注意事項等,他都在第一時間就寫在黑板上。時間長了,連村里的老人和孩子都知道:五根水治感冒經濟有效;每天三片姜能驅寒溫補;家有二兩醋,勝過開藥鋪……
白天忙碌一天,晚上他還要總結歸納,記錄病人檔案,回顧病情,做好筆記。遇到難癥,他查找資料,翻閱病歷,確定準確有效的治療方案?吹讲』荚谒闹委熣疹欀杏辛似鹕,慢慢好轉了,劉占恒就覺得離自己當初的夢想又近了一步。因為對病人認真負責,來他診所看病的人漸漸多了起來;颊叨嗔耍l(fā)現自己的治療水平有些跟不上了,于是,他把診所門一關,自費到石家莊進修,這一學就是半年多。回來后,來看病的人無減反增,他的為人和醫(yī)術,也得到了越來越多村民的肯定和稱贊。
醫(yī)者仁心,一片赤誠為鄉(xiāng)親
對于腿腳不便的劉占恒來說,每次出診都是一項艱難的考驗。為了方便夜里急診的鄉(xiāng)親,他一年四季都是和衣而睡,有時候一晚上要出急診兩三次,他從來都是有求必應,即使天氣不好,他也咬緊牙關,風雨無阻。
記得那是一個深秋,寒雨下了一天,傍晚時分,同村的劉培貞請劉占恒給他80歲的老母親看病,劉占恒不顧天黑路滑,拿著手電、背上藥箱照常出診。村里的土路泥水漫流,舉步難行,他一步一滑趕到劉培貞家,顧不得擦拭身上的雨水和泥污,就先看病問診,等到老人輸上液以后,他才抽出空,倒了倒鞋子里的泥沙。還有一次,他去棗營村出診,由于走得太急,腳下一滑,跌倒在地,這一摔,劉占恒唯一能支撐用力的腿骨折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仍然強忍疼痛,在病床上堅持給病人診治……這些年,他也不記得自己摔過多少個跟頭,但是他從不耽誤給村民們看病。有人說他傻,自己和自己過不去,劉占恒只是默默一笑。
本村的低保戶,貧困家庭,劉占恒都是秉承著“有錢沒錢先看病”的原則,因為在劉占恒看來,治病救人才是最要緊的事情。條件差的村民,藥費欠了兩三年才還上是常有的事,有些人欠的賬長達十多年,甚至有人直到去世,欠的醫(yī)藥費也沒還上。粗略統(tǒng)計,這二十多年來,他墊付的醫(yī)藥費已達3萬余元。有人問他:“這樣搭錢又搭精力,到底圖個啥?”他樸實地說:“我不能拒絕這些病人,他們都過得不容易。小時候我生病,全靠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們的照應,現在我愿意盡自己所能回報大家!
本村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劉占恒一個不落,周全照料,哪個老人什么情況,到了什么季節(jié)應該注意什么事項,他的心里都有一本明賬,到了時候,他都是定時看望,從不間斷。年過九旬的劉小平老人身患腦萎縮多年,有時連家人都認不清楚,但是每次看到劉占恒,她都拉著他的手,久久不愿松開;80多歲的王立英身患風濕病,每次發(fā)作都疼痛難忍,劉占恒為她拿藥打針,按摩治療,老人感慨地說:“小恒子就像親人一樣親。”
現在,劉占恒的小診所已經和村里的衛(wèi)生室合為一體,衛(wèi)生室成了他的“家”,因為他不愿意村民們跑冤枉路。他說,只要能夠更好地為大家服務,這都不算啥。每天來衛(wèi)生室看病抓藥、打針輸液的人絡繹不絕,他常常累得連飯也顧上吃,病腿也時不時地疼痛,但是劉占恒卻無怨無悔,因為他知道,鄉(xiāng)親們的健康,是他此生最大的牽掛。
說起對未來的打算,劉占恒不改初衷: “這條路,我會一直堅持走下去,盡我最大的努力去幫助更多的人!保ㄓ浾 董子凝 通訊員 王 鑫)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