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影像方志·河北卷·隆化篇》攝制組來到隆化縣灣溝門鄉(xiāng),拍攝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鴿子溝元代窖藏遺址”。
鴿子溝元代窖藏遺址,位于隆化縣西北境的灣溝門鄉(xiāng)茶棚村窯溝前山,因常年有成群的山鴿棲息于此,故得名“鴿子洞”。1999年1月,當?shù)氐?名少年避風進入鴿子洞,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藏在洞內(nèi)的一個粗布包袱,打開一看,里面是些服飾、鞋、布片、骨器和文書,消息不脛而走。后在鄉(xiāng)、村的支持配合和各級文保部門的考察、搜尋、鑒定下,在鴿子洞遺址共出土文物67件,其中一級品5件、二級品23件、三級品11件,為研究元代晚期的紡織生產(chǎn)和中層社會的服飾文化等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特別是出土的“褐地鸞鳳串枝牡丹蓮花紋錦被面”,織造工藝精湛,提花規(guī)整,紋樣輪廓清晰醒目,是目前發(fā)現(xiàn)尺幅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元代織錦,被國內(nèi)外專家譽為“堪稱國寶”“絕無僅有”,是“填補國際元代絲綢考古空白的極品”“絲綢史上的奇跡”。2008年10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jù)了解,《中國影像方志》主要以影像的方式給一個地方立傳,以我國行政區(qū)劃中的縣和縣級市為拍攝主體,展示各縣(市)獨具特色、豐富多彩的地方文化。這次在隆化的拍攝,將在引言、地名記、考古記、傳承記、書法記、美食記、溫泉記、創(chuàng)新記、英雄記共八個部分中選取六部分進行拍攝,全方位展示隆化歷史、人文、生態(tài)、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等各方面特色亮點,時長40分鐘,成片將在中央CCTV—1套和CCTV—10套黃金時段播出,并在中國檔案館永久保存。(丁海東)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