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連續(xù)的降雨導致道路泥濘不堪,今晚澆筑作業(yè)面大、罐車多,進廠的車碾壓出了深溝,現(xiàn)場進展緩慢……”“收到,我馬上到,我先調鉤機過去修路”。在河北滄州,中國二十二冶集團冶金公司永濟瓏璽項目正如火如荼建設中,項目技術員老楊在連續(xù)工作了48小時后,終于換來了深夜短暫的休息。但這段焦急而短促的電話,讓老楊重新精神抖擻,快速的回到了施工一線。
雨還在淅淅瀝瀝地下著,現(xiàn)場幾輛泵車正緩慢地前進,老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唯恐道路影響混凝土澆筑。他拿著喇叭在雨中指揮鉤機把泥挖出,換填成石頭,自己也拿上鋤頭和工人們一起“奮戰(zhàn)”。這一干就是3個多小時,終于道路修好了,雨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停了,抬頭一看天已經(jīng)開始放亮,仿佛是提前的勝利曙光。而忙了一夜的老楊回去換下了濕透的衣服,就又奔向了施工現(xiàn)場。
記者了解到,由于項目建設工期緊張,交叉作業(yè)較多,現(xiàn)場需要協(xié)調的事情更多,難免再遇上氣候不好、客觀制約因素等的影響,就又給施工帶來許多不可預計的困難。進入3月以來,他的嗓子就一直處在“啞了”的狀態(tài),無論是業(yè)主、監(jiān)理還是施工隊伍,只要是有關鍵的問題提出,他就立馬行動,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所以就導致了他的“啞”,但即使是這樣,老楊的聲音也從未間斷過。
“永濟瓏璽項目是我的第一個工程,老楊是我的‘師傅’,也是我的人生導師,他會經(jīng)常把自己看過覺得有用的書傳給我看,他對工作的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不斷激勵我和同事們攻堅克難、奮勇拼搏。”項目部的青年職工如是說道。在老楊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工作勤勉刻苦的青年職工們經(jīng)常會受到公司的表揚和贊許。老楊通過自己的行動默默付出,創(chuàng)造無悔的故事。
在施工建設中,中國二十二冶集團冶金公司永濟瓏璽項目部明確工作思路,提早策劃、量化年度工作目標,有序開展施工建設。項目部要求各專業(yè)施工隊伍按時間節(jié)點,上報施工計劃,并落實防疫措施,堅持貫徹“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理念,迎難而上、精心組織、合理部署、嚴把質量關,確保施工安全,推進各工序施工建設,充分展現(xiàn)了冶金人的責任與擔當。(通訊員:王珺)
相關新聞:
奮戰(zhàn)在抗洪一線的三位青年用行動講述——我們要有責任擔當,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