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大面積嚴重燒傷,目前仍處于恢復期,但他堅決捐獻
1969年出生的張永才,是萬全縣孔家莊村人,為人熱情,樂善好施。2006年第一次無償獻血時,他填寫了《志愿捐獻造血干細胞同意書》,并留取了血樣,正式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此后,他每年堅持獻血兩次。“獻血又不影響健康,再說還可以救人。”張永才說,他出事前已無償捐獻了4000毫升血液。
今年3月26日,張永才接到了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工作人員的電話,得知自己與香港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當時,我既懷疑又心情復雜。”張永才笑著說,他懷疑的是這么多年過去了,現(xiàn)在才配型成功。心情復雜是因為,自己留血樣時身體健康,可現(xiàn)在嚴重燒傷,還能捐獻嗎?
張永才告訴記者,2013年4月,他在電焊操作時不慎油罐車爆炸,全身65%面積嚴重燒傷,被定為四級殘疾。兩年來,他一直在接受治療,雖已做了四次植皮手術,但他的腿腳動起來還不利索,現(xiàn)在仍處于恢復期。
張永才非常珍惜這次捐獻機會,立即打電話給他的主治醫(yī)生。當得到肯定答復時,他決定:“堅決捐!”之后,他進行了高分辨檢測和健康體檢,“我雖然身殘,但不妨礙捐髓!”
推遲腿部手術時間,一個人如約來到北京
張永才的腿部傷口還很嚴重。記者在賓館見到他時,他剛剛清洗完腿部創(chuàng)面,桌子上放著好幾種消炎藥。
家人擔心他的身體,堅決反對捐獻,可張永才非常堅定。“經歷了九死一生,我更懂得生命的珍貴。”張永才說,他非常理解對方渴望救助的心情。
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捐獻日子很快確定。但這與張永才早先定好的腿部植皮手術時間沖突。權衡利弊后,張永才決定推遲手術。“做植皮手術,前后需要時間恢復。”張永才說,這樣的話,肯定耽誤對方的治療。“我這病目前又沒有生命危險,可對方不能等。再說,我這手術往后緩緩,對身體也影響不大。”
張永才如約來到北京,成功進行了造血干細胞捐獻。“因為一直是電話聯(lián)系,我們沒有見過面,也不知道他的傷情這么嚴重。”河北分庫主任陳日新感動地說,到北京見到本人后,才了解了他的真實情況。“他家的情況非常困難,燒傷后他不能干活了,和妻子僅靠低保維持生活。目前,看病已花了40多萬元,其中有20多萬元外債。要想恢復正常行走,他的腿部還需要進行多次植皮手術。”
相關新聞:
“貫徹十九大文藝進萬家”迎新年交響音樂會在張家口下花園區(qū)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