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畢業(yè)論文化身立體畢業(yè)設計
五位身著漢服的“仙女”伴隨著一曲古風音樂飄然而至,“我們小組的畢業(yè)設計是‘何人仍系漢服夢’……”5月17日,唯美的音樂中,河北科技大學文法學院新聞系的學子們開始了畢業(yè)設計答辯會,由畢業(yè)論文“化身”新穎的畢業(yè)設計是河北科技大學文法學院新聞系的一次嶄新嘗試。
●畢業(yè)設計是一組 “演”出來的報道
“‘何人仍系漢服夢’分五個篇章來進行,卷一初遇漢服,這一部分主要講述漢服復興的背景及本次報道的目的,卷二漢服復興,主要講述漢服復興轟轟烈烈的17年,漢服復興不僅僅復興的是一件衣服,最重要的最終的訴求是傳統(tǒng)文化,因此第三篇章我們帶領大家走進漢服與傳統(tǒng)文化的故事……”河北科技大學文法學院新聞學151班的侯淑娟首先開場闡述,隨后同組的身穿漢服的學生依次上場,圖片和視頻,加深情的講述,代入感極強,現(xiàn)場的評委和同學們都被深深吸引。
蒼茫的草原上,一個身著紅色蒙古族服裝的小女孩蹲在石頭上凝望著遠方,草原上散落著牛羊。這精美的畫面不是廣告宣傳,而是文法學院新聞學151班“堂前燕”小組的畢業(yè)設計“遠去的牧歌”。將報道“演”出來只是此次畢業(yè)設計的要求之一,真正體現(xiàn)報道深度的還是他們的文字!疤们把唷毙〗M將畢業(yè)論文編成了一本精美的畫冊,通過一個5歲的小女孩蘇伊勒瑪展開故事,每一幅畫面都深深地浸滿了游牧家庭的不舍和眷戀,經幡、敖包和云端的歌中凝聚的都是蒙古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蘇伊勒瑪一家用始終執(zhí)著的堅守詮釋著一個古老而永恒的主題——人與自然的和諧。
●情結促成選題
“何人仍系漢服夢”的設計者之一陶竹說,選擇漢服作為畢業(yè)設計的主題的淵源是,她曾經采訪過一個師姐,這個師姐當時在學校的時候就身著漢服參加各種活動,后來師姐被央視報道,她奉老師之命去采訪師姐,就產生了以漢服做畢業(yè)設計的想法。經過同宿舍同學共同商量后確定,“女同學都愛美美的衣服嘛!”陶竹如此說。
與陶竹她們不同,“堂前燕”小組的選題則是同學們早就有的情結,李昕冉是“堂前燕”小組的成員之一,最初小組有幾個選題,她說服大家最終選擇了“遠去的牧歌”這個選題。因為李昕冉出生在內蒙古,對當?shù)氐挠文廖幕幸环N深深的情結,實習的時候接觸過當?shù)氐哪撩瘢矠檫@一選題的完成提供了諸多便利。
●畢業(yè)設計讓學生們成長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學生們?yōu)榱俗屪约旱漠厴I(yè)設計更加完美,都花了大力氣。而完成這場畢業(yè)設計的過程,也令他們更加腳踏實地地成長。
何子塵是理工新聞學院152班的學生,在此次畢業(yè)設計中,何子塵作為“時光雕刻老人”小組的組長,和組員們一起完成了“關愛老人——石頭村的留守老人”作品。據何子塵介紹,當初選擇這個題材,是因為他之前去石頭村旅游時,對那里的一位老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袄先艘呀浧呤鄽q了,孩子不在身邊,每天就自己和老伴一起生活!焙巫訅m告訴記者,通過和老人的交談,他感覺老人雖然物質生活并不匱乏,但因為相對孤獨,精神生活很貧瘠。因此在得知要做畢業(yè)設計后,何子塵立刻決定選擇留守老人作為關注題目,這也得到了同組其他同學的一致認可。
為了更好地完成這一題目,學生們去了石頭村四五次!耙驗榻煌ú惶奖悖覀兠看味家茸疖嚨骄,再坐大巴車或者打車到石頭村!睘榱瞬稍L更多的老人,得到更多的一手信息,學生們克服了各種困難,最后采訪到二十余位老人。“還是有些遺憾,”何子塵表示,“時間有些不太夠用,如果有更多的準備時間,我們能做得更好!彼嬖V記者,他計劃今后再重新做一次調查,“希望可以盡我的努力,讓更多的人知道農村留守老人的現(xiàn)狀,讓更多的人關注他們!
同為理工新聞學院152班的杜珊珊、劉微、王晨晨、韓津共同完成了畢業(yè)設計“誰娛樂了你的童年——改革開放四十年玩具變遷”。杜珊珊告訴記者,從去年定好題目開始,幾個人便一直為畢業(yè)設計忙著,去年暑假期間也沒有片刻的休息!暗阶詈蠖嗵斓臅r候,我們都是夜里一兩點才睡覺,一遍又一遍地檢查修改,生怕會有什么錯誤!
●老師們也在跟隨成長
學生的畢業(yè)設計也離不開老師的指導幫助,尹冠琳是河北科技大學文法學院新聞系老師,也是學生們此次畢業(yè)設計的指導老師之一。她告訴記者,這次畢業(yè)設計的新嘗試,對于指導老師來說也是一次新挑戰(zhàn),“不管老師還是學生,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從選題、寫稿到最后的答辯彩排,指導老師們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在為學生出謀劃策做著指導!斑^程也不是一帆風順,僅是選題,有些小組就折騰了好多次,選的題目不是太‘不接地氣’,就是根本完成不了,好不容易才定下合適的題目!币诹崭嬖V記者,她要求學生們都要參與到畢業(yè)設計中,每個人都要出一份力。而最后的成果令指導老師們都非常滿意,“這些學生拿出的作品出乎意料得好,大家的付出都沒有白費!
尹冠琳告訴記者,這次的新嘗試給老師們也增加了不少的經驗。“今后我們在教學上,也會根據這次的經驗而相應進行調整,進一步增強學生們的實踐能力。”
●河北科技大學嘗試新模式
據河北科技大學文法學院新聞系副主任許曉明介紹,以前學校的畢業(yè)設計主要以寫論文為主,寫論文主要鍛煉的是學生的學術水平,但寫論文的方式對于四年的實踐業(yè)務考評體現(xiàn)不足!敖衲陣L試用這種畢業(yè)設計的新模式,可以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儀式感很強,我們倡導的是畢業(yè)禮,在畢業(yè)的時候留有作品!
“我們從2017年開始關注到這種畢業(yè)設計模式,經過2018年的觀摩調研,最終在2019年用一種適用自己學生的方式進行總體檢驗。實踐證明,這種模式讓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不足,同時可以讓學生通過畢業(yè)設計增強自信心,他們不但學會了采還學會了編,并且接觸新媒體,這些方式不但促進學生成長,也促進老師不斷學習成長!痹S曉明這樣說。(燕都融媒體記者馬南、李會嬪)
●相關鏈接:
大學生設計作品成爆款
5月25日晚,2019年第十屆國際大學生時尚設計盛典頒獎典禮在燕京理工學院舉行
5月25日晚,三河市燕郊高新區(qū)星光璀璨,第十屆國際大學生時尚設計盛典頒獎典禮在燕京理工學院舉行,來自國內外的文化藝術領域專家學者與萬余名大學生共同見證了84件獲獎作品的揭曉,以及百萬獎金獎品的頒發(fā)。
大學生設計作品
本屆大學生時尚設計盛典由中國電影美術學會服裝造型藝術專業(yè)委員會、北京電影家協(xié)會、北方國際大學聯(lián)盟主辦,燕京理工學院承辦,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胡智鋒、加拿大皇家大學前校長艾倫·卡洪、國際知名設計師約根·西蒙森等應邀出席了頒獎典禮。(燕都融媒體記者龐永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