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山出臺精準脫貧駐村工作組星級動態(tài)管理辦法
脫貧進展如何 看看“評星”便知
圍繞駐村工作組紀律遵守、幫扶舉措落實、脫貧攻堅成效等內容,建立“月度星”“季度星”“年度星”3套考評指標體系。發(fā)揮評星定級“精準靶向”作用,讓每一個工作組干有目標、考有方向
本報訊(記者戴紹志 通訊員王吉峰、朱林路、張傳超)11月21日,家住鹽山縣薛堂村的貧困戶薛士東拿著在農宅旅游公司領到的2100元工資,興奮地見人就說:“多虧了駐村工作組,讓俺家的日子有了起色!
薛士東家的可喜變化,得益于鹽山縣民政局駐村工作組協(xié)助薛堂村“兩委”成立了全市首個村級旅游公司,通過“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使全村13名貧困群眾全部入社,每人每月收入均超2000元。
“駐村幫扶就得給老百姓辦點真事、實事。”薛堂村駐村第一書記、縣民政局副局長梁樹行說,村里的可喜變化,除了工作組成員的自我加壓,縣里對扶貧工作劃的“硬杠杠”也給他們添了“一把火”。
梁樹行口中的“硬杠杠”,說的是鹽山縣出臺的《精準脫貧駐村工作組星級動態(tài)管理辦法》。辦法規(guī)定:全年未定星級的工作組,工作組成員取消評先評優(yōu)資格;連續(xù)兩個月得不到“月度星”的工作組,第一書記將被約談。筆者來到鹽山縣精準脫貧駐村干部管理辦公室,在墻上赫然懸掛著一張“鹽山縣精準脫貧駐村干部星級動態(tài)管理榜”,對于授星的駐村工作組,在相應的月份下面貼著一顆鮮紅的“五角星”。
今年以來,為加強駐村干部管理,激發(fā)脫貧攻堅工作熱情,鹽山縣結合當?shù)貙嶋H,創(chuàng)新實施了星級動態(tài)管理機制。圍繞駐村工作組紀律遵守、幫扶舉措落實、脫貧攻堅成效等內容,建立“月度星”“季度星”“年度星”3套考評指標體系,采取“100+”的計分方式(基礎分100分,設置加分因素),合理分配每項指標分值,并輔以加減分因素。
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楊博介紹,評定工作堅持自下而上,讓駐村工作組自己給自己打分、自己為自己定級,再通過村級推薦、鄉(xiāng)級考評、縣級考察、民主評議、媒體公示的方式,每月評定40個“月度星”、每季度評定30個“季度星”,年終根據(jù)駐村工作情況評定“年度星”,評定結果以星級動態(tài)管理榜的形式張貼于精準脫貧駐村干部管理辦公室,并及時通過《情況專報》《鹽山快報》《鹽山黨建網》進行通報,切實發(fā)揮評星定級“精準靶向”作用,讓每一個工作組干有目標、考有方向。
如今,全縣339名駐村干部扎根一線、因村施策,堅持“扶貧”與“扶智”結合,“輸血”與“造血”并重,走出了一條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前閆村在縣衛(wèi)計局工作組的帶領下,發(fā)展起千頭肉驢扶貧養(yǎng)殖項目,當?shù)?0名貧困戶率先當起了股東;縣婦聯(lián)工作組在竇邊務村成立了“婦女之家”“美麗庭院婦女講習所”,組織婦女參加技能鉤編培訓,讓本村及周邊300多名婦女坐在家里就能鉤編賺錢;縣委黨校駐村工作組幫助袁莊村引進毛巾加工廠,幫助該村30多名貧困群眾實現(xiàn)就業(yè),月均收入2000元以上,同時帶動周邊100多戶困難家庭辦起家庭印花加工廠……
這些成果,是鹽山113個駐村工作組工作的一個縮影。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鹽山縣以扶貧攻堅統(tǒng)攬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舉全縣之力推進精準脫貧工作,做到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脫貧。該縣全面推行“一業(yè)三金”(主導產業(yè),薪金、股金、租金)脫貧模式,依托亞洲最大養(yǎng)殖企業(yè)溫氏集團、縣內最大農業(yè)產業(yè)化龍頭企業(yè)恩際生物,按照“公司+養(yǎng)殖大戶+貧困戶”的模式,整合扶貧資金3568萬元,集中投放、集中受益,在全縣集中設置貧困戶分紅賬戶集中管理,統(tǒng)一打卡到戶,確保全縣750戶一般貧困戶、1958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達3500元以上,集中帶動一般貧困戶實現(xiàn)穩(wěn)定脫貧。同時,鹽山縣集中投資1.2億元,對全縣113個貧困村全面實施基礎設施、住房安全、飲水安全、醫(yī)療救助、教育救助全覆蓋,確保在精準脫貧的路上不丟一村、不失一戶、不落一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