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保定市園林綠化中心首個“自然學堂”在市植物園揭牌并開講第一課,來自保定市不同社區(qū)的30余個家庭參加活動。當天,市植物園“科普科研中心”也正式掛牌。
據(jù)市植物園主任盧艷介紹,自然學堂和科普中心將依托市植物園獨有的園林生態(tài)環(huán)境資源,結合中國植物蘊含的深厚歷史文脈,外聯(lián)社會團體、學校、家庭,用更為科學、親切、多彩的方式,讓孩子們在游園過程中得到更多科普體驗,使之真正成為社會、家庭和孩子們的園林科普之家、實踐之家和溫暖之家。
“這種風信子結出的花朵像小葡萄一樣,所以叫葡萄風信子,在早春開花,是近幾年比較常見的球根花卉”“在園林中,牡丹和芍藥一般會混種在一起來延長花期,小朋友們可以猜猜哪個是芍藥,哪個是牡丹”……在自然學堂第一課上,植物園老師帶領小朋友們走進花田,認識和了解玉簪、繡球、牡丹等多種植物的類別、生長習性等內容,此外,還組織了手繪荷花團扇、樹齡和年輪科普、樹塊繪制等活動。
“非常感謝市執(zhí)法局和市植物園為我們打造了這樣一處自然科學科普殿堂,讓孩子們放下手機、走出房間,沉浸式地接受自然科普教育!鄙彸貐^(qū)婦聯(lián)主席劉冉表示,將積極聯(lián)合學校、家庭、社會等各類資源,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更多親近自然的機會,播下“熱愛自然、尊敬自然,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種子,更好助力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記者李笑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