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終追遠,家國同祭。清明既是人們寄托對已故親人哀思的日子,也是緬懷為救亡圖存而流血犧牲的先烈們的節(jié)日!吨苣酚4月15日特別推出主題策劃“永流傳”,體現(xiàn)了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發(fā)揮了傳統(tǒng)紙媒的主渠道作用,從而讓我們再一次憶起、念起那些不朽的名字。
燕趙大地是一塊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的土地,涌現(xiàn)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李大釗、馬本齋、董存瑞、狼牙山五壯士、董振堂……他們的英勇事跡早已廣為人知,這一期主題策劃專門從烈士故鄉(xiāng)對英雄的懷念與精神傳承這個角度來表現(xiàn)人們對英雄的追思與銘記。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蹦嵌畏e貧積弱、飽經(jīng)磨難的歲月已漸行漸遠,但歷史卻不容忘卻。我們每一個有良知和正義的華夏兒女,都要從內(nèi)心深處去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敬畏英雄,以便從中獲取啟迪和力量。
電視劇《我是特種兵之火鳳凰》,我至少完整地看過兩遍,里面有一個令人熱血沸騰的場景: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戎裝整齊的“火鳳凰”女子特戰(zhàn)隊員飽含熱淚,在隊長雷神的帶領下,站在雨后的積水中,在遇難同胞前重溫入伍誓詞。我后來還幾次專門上網(wǎng)搜索并觀看了這個視頻片段,每每此時,我都難掩心中的激動。南京大屠殺,這是多么令人椎心泣血的國殤啊!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那時,我中華民族真乃是到了危急存亡的生死關頭,而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又是多少英雄用鮮血和生命拼來的!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清明節(jié)緬懷先烈,應通過祭掃陵園、誦讀詩篇、講革命故事、宣誓儀式、組織觀看主題影片等多種紀念活動,以深切祭奠為了民族獨立解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獻出寶貴生命的無數(shù)英烈,從而傳承英烈精神,激發(fā)我們清心明志、砥礪奮進的磅礴力量。各級各類學校和相關職能部門,更要在清明時節(jié)做足功課,牢牢抓住這一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德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契機、陣地和抓手,它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活教材”,平日校園里的國旗下講話,恐怕是很難達到同樣效果的。
國家榮辱決定個人命運,居安思危才能長治久安。讓我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銘記歷史、學會感恩、牢記使命、珍愛和平,以更加昂揚的姿態(tài),努力開創(chuàng)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明天。▌⒅据x(武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