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在身邊
□河北日報記者 王 巍
“信用”這個詞,近兩年越來越成為生活中的高頻詞。人們開始認識到信用的重要性,并且開始越發(fā)珍視自己的信用。日前,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有關專家專門為讀者闡述信用、征信業(yè)和個人信用報告,為大家一一答疑解惑。
為什么說“我的信用我做主”?
您可能聽到過這樣的話——“某銀行對我的信用評價不好”,聽上去好像您信用的好壞某銀行說了算。其實,這是個誤解,因為某銀行在評價您的信用時,依據(jù)的都是您過去的信用行為記錄,所以您的信用狀況最終還是由您過去的信用行為決定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我的信用我做主”。
人行專家介紹,個人信用報告中有了負面記錄,只能說明個人出現(xiàn)了未能按合同約定履行義務的事實。信用好與不好是商業(yè)銀行信貸人員依據(jù)借款人的個人信用報告并參考借款人其他方面的信息所作出的綜合判斷。負面記錄與信用不好之間是不能畫等號的。
案例1:某銀行受理甲客戶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面簽時,客戶經理認真詢問客戶信用狀況,客戶自稱信用良好。經過甲客戶授權,銀行查詢其個人信用報告顯示其多張信用卡2年內累計逾期10余次,同時存在數(shù)萬元未結清貸款。銀行參考其信用報告對客戶信貸進行綜合評定后,拒絕了該客戶的貸款申請。
案例2:乙客戶向某銀行提交了辦理個人住房貸款業(yè)務35萬元的申請,期限360個月,還款方式為按月等額本息。銀行經辦人員按照規(guī)定查詢該客戶的個人信用報告顯示與其提交的申請材料相符,證實了該客戶的信用情況,又結合政策和客戶的還款能力進行綜合分析,很快做出了發(fā)放此筆貸款的決定,原來最少需要1個星期的貸款流程,縮短到了3天即辦理完畢。
什么是征信業(yè)?
據(jù)介紹,征信業(yè)是市場經濟中提供信用信息服務的行業(yè)。征信機構作為提供信用信息服務的企業(yè),按一定規(guī)則合法采集企業(yè)、個人的信用信息,加工整理形成企業(yè)、個人的信用報告等征信產品,有償提供給經濟活動中的貸款方、賒銷方、招標方、出租方、保險方等有合法需求的信息使用者,為其了解交易對方的信用狀況提供便利。征信服務既可為防范信用風險,保障交易安全創(chuàng)造條件,又可使具有良好信用記錄的企業(yè)和個人得以用較低的交易成本獲得較多的交易機會,而缺乏良好信用記錄的企業(yè)或個人則相反,從而促進形成“誠信受益,失信懲戒”的社會環(huán)境。征信業(yè)在促進信用經濟發(fā)展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發(fā)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我國征信業(yè)從無到有,逐步發(fā)展,作用日益顯現(xiàn),征信市場初具規(guī)模。但與信用經濟發(fā)展和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征信經營活動還缺乏統(tǒng)一遵循的制度規(guī)范和監(jiān)管依據(jù),難以獲取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的現(xiàn)象與不當采集和濫用公民、法人信息,侵犯其合法權益的現(xiàn)象并存,影響征信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為規(guī)范征信活動,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引導、促進征信業(yè)健康發(fā)展,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我國于2013年出臺了《征信業(yè)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解決了征信業(yè)發(fā)展中無法可依的問題。
為在征信業(yè)務活動中切實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條例》主要作了以下規(guī)定:一是嚴格規(guī)范個人征信業(yè)務規(guī)則,包括:除依法公開的個人信息外,采集個人信息應當經信息主體本人同意,未經同意不得采集;向征信機構提供個人不良信息的,應當事先告知信息主體本人;征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不得超過5年,超過的應予刪除;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他人向征信機構查詢個人信息的,應當取得信息主體本人的書面同意并約定用途,征信機構不得違反規(guī)定提供個人信息。二是明確規(guī)定禁止和限制征信機構采集的個人信息,包括:禁止采集個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紋、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禁止采集的其他個人信息;征信機構不得采集個人的收入、存款、有價證券、不動產的信息和納稅數(shù)額信息,但征信機構明確告知信息主體提供該信息可能產生的不利后果,并取得其書面同意采集的除外。三是明確規(guī)定個人對本人信息享有查詢、異議和投訴等權利。
個人的“經濟身份證”——個人信用報告是什么?
人行專家解釋說,個人信用報告是征信機構出具的記錄您過去信用信息的文件,是個人的“經濟身份證”,它可以幫助您的交易伙伴了解您的信用狀況,方便您達成經濟金融交易。一般來講,個人信用報告有兩大類,一類是給您自己看的,它包括了征信機構擁有的所有關于您的信息,包括是信貸記錄、公共信息、查詢記錄等;另一類信用報告是給銀行或其他機構看的,包含您所有的信用交易信息,但出于公平競爭的目的,個人信用報告里沒有記載給您提供貸款或其他信用服務的機構名稱,即沒有與您進行信用交易的機構的信息,除非這家機構就是查詢您的信用報告的機構。
為什么說個人信用報告是個人的“經濟身份證”?
作為一個成年的中國公民,我們每個人都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上面印著姓名、性別、出生時間、住址和身份證號碼等內容。類似這樣的身份證件,其他國家的公民也都有,名稱可能不同,但作用相同:證明作為自然人的您是誰。所以這個身份證誰也離不開。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每個人的經濟活動越來越多,除了需要證明您是誰之外,還需要有一個方便、可信的工具來說明您作為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是否可信、可靠,這個工具就是個人信用報告。它記載了您在以前的信用交易中的表現(xiàn),可以幫助您的交易伙伴更好地了解您,盡快作出是否與您進行交易的決定。
個人信用報告在歐美已非常普及,幾乎每一個有經濟活動的人都有個人信用報告,而個人信用報告的應用更是普遍,幾乎滲透到個人每一項重大的經濟活動中,包括貸款買房、申請信用卡、買保險、租房、找工作、享受政府福利等。如果沒有個人信用報告,幾乎是什么事都辦不成的。
個人信用報告包含哪些信息?主要包括五類信息:一是基本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居住信息、職業(yè)信息等),二是信貸信息(指借債換錢信息,信用報告中最核心的信息),三是非金融負債信息(先消費后付款形成的信息,如電信繳費),四是公共信息(社保公積金信息、法院信息、欠稅信息、行政執(zhí)法信息等),五是查詢信息(過去2年內,何人何時因為什么原因查詢過你的信用報告)。
個人如何查詢信用報告?據(jù)了解,個人可以親自或委托代理人到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征信分中心及其轄內個人信用報告查詢網點(以下統(tǒng)稱查詢點)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個人向查詢點查詢信用報告的,應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和復印件,同時填寫《個人信用報告本人查詢申請表》,并留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備查。委托他人代理向查詢點查詢個人信用報告的,代理人應提供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和復印件、授權委托公證證明、同時填寫《個人信用報告本人查詢申請表》,并留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授權委托公證證明原件備查。(河北省分中心及查詢網點聯(lián)系方式可咨詢4008108866,也可訪問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網站并下載本人查詢申請表,網址為http://www.pbccrc.org.cn)。此外,個人還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查詢個人信用報告。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已經在全國開通了通過互聯(lián)網查詢本人信用報告服務,查詢網址為http://www.pbccrc.org.cn。
一旦對個人信用報告存在異議,該如何申請?人行專家介紹,個人認為信用報告中的信息存在錯誤、遺漏的,可以親自或委托代理人向征信中心、征信分中心提出異議申請。應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和復印件,同時填寫《個人信用報告異議申請表》,并留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備查。委托他人代理提出異議申請的,代理人應提供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和復印件、《授權委托書》原件供查驗,同時填寫《個人信用報告異議申請表》,并留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授權委托書》原件備查(河北省分中心聯(lián)系方式可咨詢4008108866,也可訪問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網站并下載異議申請表、授權委托書,網址為http://www.pbccrc.org.cn)。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