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老年人有種親切感
李國榮介紹,保定父母在老家生活,見面時間比較少,所以看到老年人不由得有種親切感。記得以前有次開車時,為了躲避一輛橫穿馬路的電動車,緊急剎車時有點猛,一位坐在車上的老阿姨險些被磕碰到,老人雖說沒關系,但自己內(nèi)心還是感到非常內(nèi)疚。她認為,老人上了她駕駛的公交車,自己就有責任接送老人平平安安地出行,否則自己良心上也過意不去。
在這條線路上,很多老人成了李師傅的終始乘客,車門一打開老人就會主動和她打招呼,道聲“謝謝師傅,你辛苦了”,讓她感到很滿足。
說起李師傅的服務,經(jīng)常乘坐37路公交車的老乘客陳阿姨深受感動。老人講,她每天上午要乘坐公交車到超市買菜,每次乘坐李師傅的公交車時,她都會主動上前伸手攙扶,雖然是一個小舉動但讓我心里感到了家一樣的溫暖,兒女一樣的孝心。人多的時候,她都是幫助找座位扶我坐穩(wěn)后才發(fā)車,下車時也是多停留幾秒鐘,等老人下車站穩(wěn)、轉移到安全地帶后方才啟動車輛。
李國榮的同事老王告訴記者,就在前幾天,李國榮因工作需要與自己調(diào)了一個班次,當老王駕車行至二六零醫(yī)院站位時,一位老大爺本是排隊準備上車,當前門打開看了老王一眼后,又拒絕了乘車的舉動,當上完乘客準備關門起步的那剎那,老人忐忑不安地問詢:“這個點應該是李師傅呀,李師傅是不是不干了?”這時老王才反應過來,原來是要乘李國榮師傅駕駛的公交車,便認真給大爺解釋了一番,并告知下一個車便是她了,老人當即表示了感謝并表明要再等一個車。
困難家庭自費裝扮車廂
據(jù)公交正定公司政工干事安軍麗介紹,李國榮原本有一個幸福溫暖的三口家庭,但是在2011年10月,因愛人突發(fā)腦淤血被送進醫(yī)院進行搶救,雖然保住了性命,但是卻全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公司為減輕她的負擔,也特意給她辦理了特困職工優(yōu)待證。丈夫生病以來,她堅持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是給愛人換尿袋子,擦身子,收拾完畢后,就開始洗衣做飯,然后再一口口用針管給丈夫打食,并安排女兒上學,等丈夫安定下來,她扒幾口冷飯便匆忙的走在上班的路上。下班回家,她通常每2小時幫助愛人翻一次身,并輕輕按摩,以改善局部血循環(huán);丈夫由于久病在床,大便干燥,很難排出,她就用手一點點往外摳,她的這3年,他人是無法體會到的。
盡管這樣,她從不給路隊提要求,添麻煩,始終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為老、幼、病、殘、孕提供更加熱情周到的服務,在公司組織各種公益事業(yè)、捐款捐物時,她也從不吝嗇,趕上特殊的節(jié)日時期,也都利用自己精打細算出來的零花錢,購買小物品裝扮車廂,各類清潔劑清理車廂衛(wèi)生,為乘客提供更加舒適的乘車環(huán)境。李師傅曾表態(tài)說:“能給乘客提供服務,幫得上乘客的忙,我再累也值了”。
目前路隊已經(jīng)接到不計其數(shù)對她的表揚信。安軍麗表示,在公交服務規(guī)定中,要求車長照顧老、弱、病、殘、孕等特殊乘客的乘車安全,但是主動上前攙老助殘乘客,并協(xié)調(diào)安排每位老人座位是李師傅對規(guī)定的延伸,是她的服務特色,我們已號召全體公交車長向李國榮學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