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期盼農村治理的“新常態(tài)”
南街村平靜了,但記者的心里卻久久不能平靜。
打開網絡,仍然能發(fā)現不少反映農村亂況的帖子。近年來,個別地方基層權力失控、治理失序的問題并不鮮見。衡水市一位政法界人士即表示:“南街村的亂象不是深州特有的,不敢說哪兒都有,但在不少地方確實存在類似亟待治理的村莊!
南街村問題用提級偵查、集中治理的方式基本解決了,但如果沒有這樣的超常規(guī)手段,南街村是否還會將長達20年的亂象延續(xù)下去?
衡水市委發(fā)文表彰專案組出色地完成了治理任務,使當地社會治安和經濟發(fā)展秩序實現了由“亂”到“治”。但專案組的貢獻絕不僅僅在于為一個村莊恢復了秩序。
專案組的總結匯報中寫到,南街村的問題已經得到基本解決,但此案反映出的當前農村社會結構、利益格局、群眾心理的變化,以及部分基層黨政部門在社會治理中的遲滯,值得各級黨委、政府引以為鑒。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嚴肅處理違反黨規(guī)黨紀的行為,堅決查處發(fā)生在農民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確,當中央提出我國的經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時,我們的基層治理是否也應該認清“新常態(tài)”,主動適應,積極探索?
南街村不在偏遠山區(qū),就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眼皮”底下。村干部腐敗墮落、村集體財務管理混亂、社會治安失序……村民長達十年的集體上訪,反映的就是這些問題,難道當地黨委和政府沒聽到、沒看到嗎?即便這些問題因為情況復雜不好查處,那么一些未經審批的土地被占了,一些未經審批的大樓建起來了,有關部門也該聽之任之嗎?
深州市委總結的六條教訓中,最后一條提到:“各級黨委缺乏擔當意識、責任意識,致使南街村問題久拖不決”。事實上,專案組已經調查發(fā)現,南街村亂象多年未得到解決的背后,還暴露出一些領導干部將手伸向了村里的集體事務、集體資源等問題。當利益彼此連接,問題自然復雜。
對于農村來講,最大的資源無外乎土地。剖析農村這些年出現的矛盾問題,從根本上講,大多都是圍繞著土地財富的使用權、經營權、承包權的轉移而引發(fā)的。
在南街村,以村干部為代表的一部分人靠著土地資源過上了小康生活,而相當多數的群眾,還住在幾十年前的抗震房中。
南街村的土地已經所剩無幾,在專案組為他們追回的這些土地面前,村民們卻表現出了無奈,他們不知道這些名義上歸屬村集體的土地,能否為集體貢獻更大價值。
城市土地不斷升值,問題也隨之而來——如何才能讓村民在土地增值的過程中實現利益共享?中央提出,要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合理提高個人收益。對于一個城中村來說,如何能讓村民在土地增值的過程中實現利益共享,是南街村所面對的“新常態(tài)”考題之一。
從這個角度說,南街村的亂局結束,但其未來治理和發(fā)展的新局才剛剛開啟。
文/河北日報、河北新聞網記者 董立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