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特別能戰(zhàn)斗”
1922年6月,唐山礦北門東側,開灤礦工有了自己的夜!按笸纭。時任中共唐山地方委員會書記的鄧培派南廠工人陳宏幫助主持大同社,向工人講解全國工運形勢和革命道理,組織工人閱讀黨的書刊如《向導》、《新青年》、《勞動周刊》等。
就在當月,在鄧培的介紹下,常去大同社學習的唐山礦工人李星昌、只奎元等6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開灤第一批黨員,并建立了唐山礦黨支部。
開灤終于誕生了李大釗所盼望的“一個工人組織的團體”。開灤也由此成為中國第一個成立黨組織的企業(yè)。
開灤黨組織建立后,工人運動由自發(fā)階段進入自覺階段。
1922年10月23日早晨6時,唐山礦、林西礦(包括唐家莊)、趙各莊礦和秦皇島礦務工人同時宣布罷工,并發(fā)表宣言,通電全國。開灤五礦同盟大罷工由
此開端。10月26日,唐山礦工人召開大會,并在街頭演講,7名工人糾察隊員被警察逮捕。唐山礦工人俱樂部集合全礦
工人游行示威,要求釋放被捕工人。3000多名軍警當場向工人開槍,重傷7人,輕傷57人。礦區(qū)一片血雨腥風,而礦工們卻毫不退縮,宣告“除非把我們全體工人都打死,不然,還留我們一人活著,也要為死者報仇,和他們決戰(zhàn)!
在《中國職工運動簡史》一書中,鄧中夏對當時的“礦局門首的喋血”進行了詳盡的描述:“罷工開始時,礦工聲勢甚壯,當組織糾察隊,巡邏要地。維持秩序,并監(jiān)視破壞者之私自復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兩個特派員在此指揮,唐山鐵路、紗廠、洋灰工人皆起而援助,交通大學學生亦罷課上街募捐。礦局方面,除有英國兵艦調集印度兵到唐山鎮(zhèn)壓外,并由天津警察廳楊以德調派保安隊馳赴唐山,于是宣布戒嚴,如臨大敵。工人聚集礦局門首示威,高呼‘打倒資本主義!’‘要求解放’。軍警開槍射擊,當場死數人,傷五十人。登時解散工人糾察隊,封閉工會,鐵路、紗廠、洋灰各工會也同時被封,并嚴厲禁止工人開會。開始逮捕罷工工人領袖,書記部特派員彭禮和同志亦被捕!
為激勵罷工工人,鄧中夏后來破指血書:“親愛的同志們,你們一定要堅決同英帝國主義及其走狗斗爭到底,爭取罷工的勝利!
11月16日,在帝國主義和軍閥勢力的殘酷鎮(zhèn)壓下,趙各莊礦復工,堅持了25天的開灤五礦同盟大罷工最終宣告失敗。
但是,這場震驚中外的大罷工將全國第一次工運高潮推向頂峰,中共中央機關刊物《向導》專門為此發(fā)表題為《中國勞動群眾的覺醒》的評論文章。文章說:“最近重大的大罷工在開灤煤礦爆發(fā),這個罷工真值得全國人民注意……我們可以不夸張地說,我國近代產業(yè)的工人已經醒了,他們已經不像從前一樣是一個沒有意志的奴隸了!
三年后,毛澤東在他那篇著名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提起了開灤的這次罷工。他認為:“他們所以能如此,第一個原因是集中。無論哪種人都不如他們集中。第二個原因是經濟地位低下。他們失了生產手段、剩下兩手,絕了發(fā)財的望,又受著帝國主義、軍閥、資產階級的極殘酷的待遇,所以他們特別能戰(zhàn)斗!
開灤人“特別能戰(zhàn)斗”的精神在兩年后大革命失敗、中國革命轉入低潮時期體現得淋漓盡致。在這一時期,動蕩的革命形勢讓開灤黨組織的命運格外飄搖———
1928年底,國民黨在開灤各礦建立了黃色工會,限制工人運動的開展。為了同黃色工會爭奪工運領導權,1929年3月,中共順直省委派干部到唐山,動員共產黨員和赤色工會的骨干分子“參加到黃色工會里邊去進行領導”,利用黃色工會的合法地位,爭取工人階級的利益。在這一過程中,開灤五礦黨支部內一些黨員經不住風浪的考驗,被開除出黨。到1929年底,開灤五礦5個黨支部僅剩黨員45人。
此后,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趙各莊和林西兩礦反黃色工會斗爭取得勝利,擴大了黨的影響,推動了礦區(qū)黨組織和工運的發(fā)展。1930年4月,開灤東四礦有黨員127人,成為自開灤建立黨支部后發(fā)展最興盛的時期!熬拧ひ话恕笔伦兒,一方面敵人加強了對礦區(qū)的反動統(tǒng)治,另一方面黨內被左傾路線控制,開灤礦區(qū)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1932年1月開始,東礦區(qū)找到了31名黨員,恢復了趙各莊、唐家莊、林西和馬家溝四個礦的黨支部。不久,唐山礦又恢復了一個支部。至此,五礦共有黨員六七十人。
1933年5月,中日雙方簽訂了《塘沽協定》,冀東成為“非武裝區(qū)”,開灤礦區(qū)形勢更加復雜。到1934年初,中共地下黨組織在林西、唐家莊、趙各莊建有支部4個,僅有黨員22人。
就是在這一黨組織屢遭破壞的時期,開灤的許多共產黨員堅持了下來。他們在與上級黨組織失掉聯系、無人領導的情況下,自覺地帶領工人群眾,開展維護工人利益的斗爭。如1932年1月底,開灤工人爆發(fā)的為爭取年關花紅的五礦大罷工就是由一些與組織失掉聯系的共產黨員領導開展起來的。這次斗爭是自1922年開灤五礦同盟大罷工以來,一次特別劇烈的五礦工人聯合斗爭,并最終取得了勝利。
這些礦工出身的共產黨員,在嚴峻的生死考驗面前,在革命前途仿佛已變得十分黯淡的艱難時刻,始終如一地對自己的信念毫不動搖,迎著狂風惡浪堅持斗爭。他們無愧于“特別能戰(zhàn)斗”的褒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