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些美容美發(fā)、健身減肥、洗浴中心、洗車行、洗染店等消費領域中逐漸流行起預付款消費的熱潮。然而,不少消費者在預付大量費用后,卻遭遇了不法商家的欺詐,沒有獲得應有服務。昨日,河北省公安廳提醒消費者:在向當?shù)赜嘘P部門了解商家的信譽程度和服務情況的基礎上,與其簽訂書面合同并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關系等,才能防止上當受騙。
不久前,消費者楊女士花費了一萬兩千三百元,在一家美容院購置了一年的隨時美容消費卡。楊女士連續(xù)去該店幾次后,商家卻提出“服務有次數(shù)限定,她不能隨時來消費”。更為嚴重的是,當楊女士一周后再去時,美容院已經(jīng)人去樓空,沒了蹤影。
對此,警方提醒廣大消費者:選擇各類服務時,消費者首先要理智,對商家的口頭承諾不要輕易相信,消費額度大,一定要有書面合同并詳讀合同內(nèi)容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確實需要大額的預付消費,請與當?shù)赜嘘P部門咨詢了解商家的信譽程度和服務情況;發(fā)生消費后,詳細填寫服務次數(shù),必須索要相應的證據(jù)、發(fā)票、信譽卡、服務卡等,一旦發(fā)生糾紛,可憑證據(jù)保護自己的權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