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趙州”雪梨膏情景工坊傳承古法技藝
雪花梨變梨膏,身價漲了三倍多
視頻攝制:任學光
打開小小的玻璃瓶,舀一勺雪梨膏含入口中,清甜微潤,唇齒間滿是梨香……別小看這瓶350克的“只有趙州”雪梨膏,這是用10斤雪花梨歷經6個多小時熬制而成的。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把雪梨熬成梨膏,這瓶梨膏能賣到88元,比梨的價值提高了三倍多。
10月12日,記者來到趙縣的“只有趙州”雪梨膏情景工坊,大銅鍋里的梨膏咕嘟咕嘟冒著泡!翱靵韲L嘗!不加糖、不加水,全按咱老祖宗留下來的古法八藝純手工熬制,絕對能找回小時候的味道。”工坊負責人劉暢熱情招呼著。
10月12日,在趙縣“只有趙州”雪梨膏情景工坊,工坊員工教小朋友擂梨,體驗手工制作雪梨膏。河北日報記者 董 昌攝
趙縣是中國雪花梨之鄉(xiāng),梨果種植面積25萬畝,其中雪花梨13.7萬畝。近年來,梨果品種越來越多,雪花梨的價格一降再降。為了幫家鄉(xiāng)梨農尋找增收致富的新路子,80后劉暢決定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用傳統(tǒng)老手藝制作雪梨膏,延伸雪花梨產業(yè)鏈,提高梨果附加值。
去年5月,劉暢懷揣夢想回到家鄉(xiāng),開始尋找熬制雪梨膏的古法技藝。
找回失傳多年的老手藝,做起來沒那么容易。劉暢跑了省市縣三級檔案館、圖書館,查遍所有史料,又一頭扎進梨區(qū),尋訪上百位手藝人。
人人都會熬梨膏,可方法又各不相同。經過多輪反復論證,劉暢終于梳理出古法八藝雪梨膏的制作技藝。
興奮勁兒還沒過,她卻被澆了一盆冷水。原來,劉暢聽說趙縣沙河店鎮(zhèn)有一位曾在梨汁廠干過的老師傅,便帶上材料前去拜訪?蓭煾悼炊紱]看,只說了一句話:“手工熬梨膏很難規(guī);O備不統(tǒng)一,標準也不好把握,產品質量這一關很難通過。”
劉暢并不氣餒。第二天,她就帶著幾位老藝人遠赴杭州、廣州等地考察,改進熬制工藝。
鐵鍋熬制容易氧化,梨膏顏色黑、口感澀,統(tǒng)一換上銅鍋;擔心擂搗不夠碎,請來木匠制作榆木杵車。“從去年年底開始,我們每天拿出100斤梨熬制梨膏,在生產中固定了三蒸三涼等具體操作標準,通過了相關部門認證!眲痴f。
今年5月20日,工坊推出了第一鍋純手工雪梨膏,一上市就火了。如今,每天熬制100斤雪梨膏,產品供不應求。
前不久,劉暢與趙縣梨農簽訂了100萬斤的雪花梨收購訂單,還計劃在趙縣東部梨區(qū)建設“共富工坊”!拔覀儗⑼ㄟ^與村集體聯(lián)合建設‘共富工坊’,把古法八藝雪梨膏制作技藝布局到農村,吸納更多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yè),進一步拓展雪花梨產業(yè)增值空間!闭劶拔磥,劉暢信心滿滿。(河北日報記者 董 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