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開播引熱議
4月18日晚,暌違兩年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在觀眾的期待中拉開大幕。一以貫之的解說詞、熟悉的配樂、行云流水般的旁白和畫面,都讓《舌尖2》維持了上一季的精良和考究。而相比于上一季,人文情懷愈加升華鄉(xiāng)愁成為著力渲染的主題,對此有觀眾直呼“觸動靈魂”,口水和淚水齊飛。但也有觀眾認為,此舉有重人文輕美食之嫌,情感和主題的先行未免過于刻意。
《舌尖2》重磅來襲 濃郁鄉(xiāng)愁成渲染主題
兩年前《舌尖上的中國》的出現(xiàn),前所未有地提高了觀眾對紀錄片的觀看熱情,多少游子邊流口水邊思念家鄉(xiāng)的味道,又有多少吃貨的減肥大計宣告破產(chǎn),大半夜餓得捶胸頓出街覓食……而《舌尖》也引發(fā)了南北吃貨在“吃什么”、“如何吃”等方面的大討論,使中國綿延幾千年的美食文化重新被人們審視。這也讓不少觀眾開始相信,中國有能力制作出可以與BBC比肩的精良制作片。
4月18日晚上,《舌尖上的中國2》在觀眾的一片期待聲中拉開帷幕,一貫風格的解說詞、熟悉的配樂、如行云流水的旁白與畫面、濃濃的人文情懷,都讓觀眾倍感親切。首期節(jié)目以《腳步》為題目,橫跨廣闊區(qū)域講述了各地居民為了食材而不曾停下的腳步,西到西藏林芝的采蜜人,東到臨沂的面香村落和東海攜妻勞作的漁夫,北到秦嶺的麥客陜西的獨居老人,南到貴州的留守兒童和福建的華僑老人……濃濃的鄉(xiāng)愁被著力渲染。節(jié)目還思考了巨變中國的背景下,大機器文明對農民傳統(tǒng)勞作方式的沖擊,陜西的麥客成為古老文明最后的堅守者。
相關新聞:
《何所冬暖何所夏涼》發(fā)布會高甜來襲 賈乃亮王子文現(xiàn)場狂撒狗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