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法為先
雖然住房政策性銀行具體實現(xiàn)路徑尚未達成一致,但安徽已經開始探討“變身”計劃。
安徽省住建廳廳長李明日前公開表示,根據安徽省住建廳歷經一年多的研究,將研究探索設立以公積金管理中心為載體的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
2月20日,安徽省住建廳一位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已經有市級城市表示對該方案的興趣,但還處于籌備中,沒有具體方案。
據其了解,安徽的此次“嘗試”并非官方授權的“試點”。
上述住建部人士也稱,目前由于人民銀行總行、銀監(jiān)會、住建部關于住房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研究處于前期論證階段,并未要求試點,不過,上述人士肯定了安徽的嘗試。
另外,上述安徽省住建廳的人士也在電話中表示,安徽也在密切關注中央具體的升級動態(tài),確保方向一致。
實際上,早在安徽之前,中國多個城市比如山東煙臺和安徽蚌埠都試點過建立住房儲蓄銀行。
但最終,蚌埠住房儲蓄銀行在2000年與蚌埠市城市信用合作社合并成為蚌埠市城市商業(yè)銀行。
究其原因,尹中立認為,缺乏整體的制度設計,部分業(yè)務仍舊定位于商業(yè)銀行。
在尹中立看來,在以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為載體的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的前提,是對住房公積金的定義、范圍進行界定,厘清基本概念,并明確住宅政策性銀行的非盈利屬性。
張泓銘就提到,住房公積金和其增值部分屬于公積金繳交者的私人產權這一本質,未被充分確認。如果要以住房公積金為主力投資設立住房保障銀行,則一定要搞清楚投資人的產權性質,否則就是一筆糊涂賬。
實際上,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除了探討建立政策性銀行,修訂《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下稱“條例”)仍然為住建部2014年重點部署的工作之一。
這也是該“條例”連續(xù)第三年被列入住建部當年度重點工作任務范圍。但截止到目前,該方案仍未敲定。
相關新聞: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短視頻丨傳絕活聚產業(yè)匯大師 “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