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于洋)目前,許多人都持有信用卡,刷信用卡消費已經成為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不過,多數人對信用卡的“開發(fā)”程度也只局限于刷卡、取現、分期付款等常規(guī)模式,實際上,信用卡的功能遠不止這些,銀行在信用卡業(yè)務上也有一些“不能說的秘密”。筆者整理了一些信用卡“潛規(guī)則”,看看你知道多少。
1、不設密碼同樣難獲“失卡保障”
很多人支持“不設密碼更安全”的說法,主要依據來自銀行規(guī)定:“失卡保障”往往限于簽名消費,而憑密碼消費、網絡交易、電話轉賬等,均不在“失卡保障”范圍之內。可是實際上,消費者依靠“失卡保障”在現實生活中成功獲得賠償的案例并不多。
人們在申請信用卡時都會面對是否對卡設定密碼的選擇,如果持卡人設定了密碼,那么在信用卡遭遇盜刷時,銀行會默認是持卡者對密碼保管不當導致的損失,發(fā)卡機構不會予以賠償。為了避免盜刷風險,相信“失卡保障”的庇護,有人就會選擇不設密碼,依靠背簽和消費時簽名來抵御風險。因為如果卡沒有設密碼被盜刷,通常來說責任在銀行和商戶,銀行和商戶有核對客戶印鑒、簽名的義務。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持卡者能夠完全避免損失,有一些銀行沒有配套“失卡保障”服務,商戶在結賬時也少有認真核對簽名的做法,簽名消費的信用卡遭盜刷也無法獲得賠償。
因此,為信用卡設置密碼還是相對穩(wěn)妥的選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