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盛故里祠。 近日,記者來到容城實地探訪“容城三賢”故里,位于八于鄉(xiāng)北河照村的容城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楊繼盛故里祠。
祠堂牌匾“浩然正氣”四個大字映入記者眼簾。鐫刻著“革命烈士永垂千古”的紀念碑高高矗立在村委會的門口。在該村村委會的大門上方,書寫著“秉忠臣銘訓思一心為民”十個大字兒。
據(jù)楊繼盛第十五代世孫楊同全介紹,楊繼盛誕生在容城縣北河照村一個世代耕讀之家,幼年時期家道衰落,父母相繼離世。楊繼盛6歲便下田勞動,8歲便開始放牛。期間,發(fā)奮苦讀。于32歲考中進士。
楊同全說,楊繼盛32歲入仕,到38歲下獄,為官不到六年,七易其職,六赴其任,五易其地,處處都留下剛直不阿、耿直廉明的美名。期間,上疏阻開馬市,被謫甘肅狄道;彈劾權奸嚴嵩,舍生赤誠報國成為震動朝野的兩件大事。
嚴嵩之流妄圖用酷刑使楊繼盛撤回奏疏,而楊繼盛卻始終毫不讓步。楊繼盛在刑部監(jiān)押期間,備受酷刑。自救時把茶盅打碎,“取其破碎之尖片,緊綁于竹筷之上,用鼓槌敲入半寸許,共計刺入五十六孔,放出淤血十多碗”。
楊繼盛在貶謫狄道時,并沒有因為職位的降遷而喪失強國富民的大志,變賣自家東西助當?shù)剞k學。查田畝、造籍冊、平徭役,、興修水利、傳授內地的紡織技術等。他在《言志詩》中寫道:“飲酒讀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是青天。男兒欲到凌煙閣,第一功名不愛錢”。膾炙人口的名聯(lián)“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更是出自楊繼盛之手。
《楊繼盛與兒書》中告誡兩個孩子,兄弟、妯娌間要和諧相處。八于鄉(xiāng)北河照村村主任、楊繼盛十五代傳人楊占軍說:“老祖先的遺訓就是讓我們家庭和睦,村里張鳳英就是代表,二十二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婆婆。小姑子馮志華都覺得佩服感恩嫂子!
楊占軍告訴記者,楊繼盛“踐行忠義”對后世影響深遠。村里“革命烈士永垂千古”紀念碑上刻著24個村民的名字,他們是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英勇抗敵的英雄。容城的紅色文化引以為榮,狼牙山五壯士胡德琳、胡福才出自容城,抗日女英烈張金鳳、國民黨抗日將領楊杰、革命英烈文光斗等英名永存世間。
據(jù)容城縣委宣傳部相關人員介紹,改革開放以來,容城人繼承和發(fā)揚容城古圣先賢和革命先烈的偉大精神,形成了勤勞、誠信、包容、開放的人文精神,涌現(xiàn)出了一批批先進人物。特別是2007年以來,容城陸續(xù)在全縣127個行政村全面鋪開“身邊好人”評選表彰活動,共涌現(xiàn)出了1000余名“身邊好人”。
據(jù)了解,楊繼盛檔案在20世紀就已列入中國歷史文獻名錄,是全國檔案館系統(tǒng)的鎮(zhèn)館之寶,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楊繼盛遺書及后人題字》是國家重要文物,第一批收錄到《中國檔案文獻遺產(chǎn)名錄》中,河北梆子新編歷史劇《萬古丹心楊繼盛》廣為傳頌。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縣、容城、安新3縣為雄安新區(qū),容城這座千年古城也吸引了人們的關注。
“建設新區(qū),我們感到非常興奮,也會面臨很多機遇。作為新區(qū)人民、楊繼盛后人,我們一定要傳承老祖先的精神,愛國奉獻,配合國家的重大決策和整體規(guī)劃,為我們新區(qū)建設貢獻一份力量!睏钫架妼τ浾哒f。

相關新聞:
雄安新區(qū)首次公開招聘:發(fā)消息第2天收到簡歷95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