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河北西柏坡6月29日電 新的時代,“趕考”繼續(xù)——百年紅色體育行之走進西柏坡
新華社記者楊帆 劉陽
換過服裝,打開音箱,趙艷華和隊友們在西柏坡紀念碑前的廣場上翩然起舞。這支業(yè)余舞蹈隊成員平均年齡超過60歲,成團已經(jīng)10余年,每年都會到這里排練和表演。
1947年初夏的一天,河北平山的滹沱河沿岸,來了三位策馬奔馳的年輕軍人。他們一路上坡過溝,仔細觀察,最后看中一個河水逶迤、綠樹環(huán)抱的小山村。西柏坡這個名字,開始與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
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黨中央在西柏坡指揮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同志向全黨發(fā)出“兩個務必”的號召。
作為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個農(nóng)村指揮所”,西柏坡在1949年3月23日完成歷史使命——毛澤東率領中央機關離開西柏坡,向北平進發(fā)。臨行前,毛澤東對周恩來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進京“趕考”去。
新的時代,“趕考”繼續(xù)。平山地處太行山東麓,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曾是集老區(qū)、山區(qū)、庫區(qū)、貧困區(qū)“四區(qū)合一”的特殊縣份。截至2015年底,全縣仍有建檔立卡貧困村260個、貧困人口40126人。
跟很多隊友一樣,趙艷華生于此、長于此,一輩子未離開過平山。黨的十八大以來,平山干部群眾把精準脫貧作為老區(qū)一道新的“考題”,把脫貧攻堅作為“頭號民生工程”,舉全縣之力向貧困發(fā)起“總攻”,兌現(xiàn)了按期脫貧“摘帽”的莊嚴承諾。
“今年是建黨一百周年,作為一個平山人,有機會到圣地西柏坡打太極,我們非常開心,感覺和過去來這里表演比賽不一樣,這次來打卡很驕傲!闭驹谖靼仄录o念碑前的廣場上,平山居民白淑芹說,這些年當?shù)亟∩矸諊絹碓胶,大家越來越注重健康,感謝黨讓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
平山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副局長孫金栓介紹,近幾年,平山連續(xù)舉辦石家莊全民旅游登山節(jié)、“沕沕水”杯全民健身半程馬拉松等河北省內具有影響力的賽事,全民健身步入高質量發(fā)展階段!叭罕娺\動與休閑旅游融合發(fā)展,革命老區(qū)借全民健身步入發(fā)展‘快車道’!彼f。
曾經(jīng),從這里出發(fā),一個嶄新的中國向著世界昂首走來。如今,從這里出發(fā),一代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繼續(xù)前進,牢記初心使命,賡續(xù)“趕考”精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