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劇照
趙薇的導演處女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下簡稱《致青春》)正在熱映,不少業(yè)內人士根據(jù)現(xiàn)狀預測,該片在“五一”小長假期間有望迎來票房井噴。記者昨日從幾大訂票網(wǎng)點上看到,該片的上座率幾乎每場都在8成以上。《致青春》為何如此火爆?這部影片的吸引力究竟在哪里?
懷念易逝青春
打懷舊牌的愛情電影,總是能成功引發(fā)影迷的追捧,這從網(wǎng)絡短片《老男孩》的火爆程度就可略窺一二。而影片《致青春》則將這副“懷舊牌”打到了極致,對各個年齡層次的觀影人群都產(chǎn)生了特定的吸引力。一位北京電影公司的制片人分析稱,對90后來說,該片中的校園戀愛情節(jié)正是他們如今在經(jīng)歷著的,很有親和力;對60后來說,年輕時遠去的模糊記憶會隨著影片而逐漸清晰;對如今的主流消費群體70后、80后來說,影片的前后兩段恰巧覆蓋了他們的人生閱歷,不論是青澀的初戀,還是工作后無奈的改變。有一位女網(wǎng)友在微博上感嘆:“無論從身高還是長相,趙又廷在大學校園的造型都和我前男友長得一模一樣!鼻也徽撍那澳杏验L相如何,相信引發(fā)她共鳴的,應該是片中人物對初戀情人、對校園生活、對萌動青春的那種似曾相似的感覺。
好奇明星導演
《致青春》吸引力之一來自趙薇,這個讓不少人覺得瘋瘋癲癲的丫頭(“小燕子”后遺癥)究竟會拍出怎樣一部片子?很多接受采訪的圈內人士表示,幾年前聽說趙薇要做導演時,第一反應是不靠譜,不少人是帶著看熱鬧的心走進影院的。而對于普通觀眾來說,媒體所渲染的“趙薇的個人成長史”也為影片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好奇心促使他們前往捧場。不過看完影片后,幾乎所有人都對趙薇刮目相看。有觀眾對記者說,影片色彩艷麗,敘事流暢,鏡頭成熟自信,并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不像出自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之手。資深媒體人弋弋說:“影片情感真摯,有感覺。雖有瑕疵,不過一想到她是一美女導演,演員轉型,就覺得挺努力的!庇霸u人yoyo認為,趙薇是一個對自己的個人價值觀有著強烈自信的女人,內心帶著濃厚的女權主義色彩,所以她的電影不是柔和清新,而是大膽潑辣。編劇李檣對情節(jié)拿捏得穩(wěn)準老道,關錦鵬對影片節(jié)奏和鏡頭的建議、把關,都為影片錦上添花。
爭議改編成敗
很多人其實并沒有看過影片所改編的辛夷塢的網(wǎng)絡原著小說,不少人也是看了電影后才去網(wǎng)上找小說來讀。于是,電影和小說的區(qū)別成為網(wǎng)友熱烈討論的話題,而“改編得究竟好不好”成為眾人爭論的焦點,也成為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影院的原因。記者看完影片后發(fā)現(xiàn),女生寢室從小說中的6個人一間變成了片中的4個人,趙薇給八卦的黎維娟和假小子朱小北都加了戲,讓線索更簡潔,人物個性更為突出。影片后半段是爭議最多的部分,有人認為影片后半段走入社會的部分有些畫蛇添足,情節(jié)處理松散,不少人物走勢交代不清,戲份又有些平均分配之嫌。但也有觀眾覺得,影片后半段雖不全面,卻也能讓人感同身受,殘酷、沉重、無奈,但很真實,細細品味之后,能咀嚼出影片名那樣的淡淡憂傷。也正是這兩極分化的評論,使該片成為很多觀眾小長假觀影的首選。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