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去哪都嫌人多,一些人干脆宅在家。但是宅在家并非等于吃飯、睡覺、上網(wǎng),“宅一族”的假期,也可以過得很溫情。
眼下,一些年輕人的小圈子里流行一種生活方式“輪流做東、互相蹭飯”,雖然長假不回老家陪家人一起過,但年輕人吃吃喝喝、玩玩樂樂,也同樣過得“有溫度”。
開“親子趴”無疑是將親情和友情“完美結(jié)合”的一種度假方式:三五好友各自帶著孩子,找個地方吃飯、聊天、做游戲,大人樂、小孩樂,眾樂樂。不少年輕父母就是這樣度過長假的。
輪流蹭飯 過節(jié)有“溫度”
每天做飯,很多年輕人都覺得費(fèi)事,但是輪流蹭飯的話,每家做一頓,可以吃好幾天。眼下不少年輕人就自動結(jié)成了“蹭飯班”,輪流做東,輪流蹭飯。
安子明、劉海濤、王坷、張懿均畢業(yè)于陜西師范大學(xué),2008年一起來到東莞一家中學(xué)工作。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這個小圈子自動形成了一種默契:只要有假期,就互相蹭飯!笆弧遍L假,安子明等人依然選擇互相蹭飯來打發(fā)。
剛開始,大家多數(shù)都是在外面聚餐,吃一頓至少要200元。后來,隨著大家陸續(xù)在東莞買了房,都有了另一半了,于是開始變成輪流在家做飯,輪流蹭飯。
“誰幫我下樓買包鹽?”“好嘞!”“咖喱牛肉怎么做啊,我不會做,你們誰來?”“我試試吧!”“十一”那天,一頓晚飯就在這樣隨意、溫馨的氣氛中著手準(zhǔn)備。做東的王珂是廚房的主力,其他人里刀功好的幫忙切菜,細(xì)心的負(fù)責(zé)洗菜,還有人忙著收拾桌子、碗筷。
大約45分鐘后,一頓香噴噴的飯菜陸續(xù)端上了桌!伴_飯咯!”大家紛紛相應(yīng),圍坐在餐桌邊!案杀!”4對80后情侶邊吃邊聊趣事見聞,笑聲不斷從王珂家傳出來!半m然過節(jié)沒有回老家陪家人過,但是和朋友們一起,也覺得很溫馨!卑沧用髡f。
除了聚餐,蹭飯團(tuán)還有很多飯后活動,比如打籃球、打麻將等。王坷說,現(xiàn)在蹭飯團(tuán)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了,很多同事主動提出加入。“長假外出太擁擠,我們就是互相蹭蹭飯,飯后打打球、打打麻將等,放松一下,還一起出去郊游、釣魚!
開“親子趴” 過節(jié)享親情
鄭先生是東莞一家報(bào)社的攝影記者,自從有了孩子,每到假期,鄭先生總是和一幫年齡相仿、孩子年齡也差不多的好友,帶上孩子集體活動!笆弧逼陂g,正好趕上鄭先生的一位朋友新屋入伙。幾對80后年輕夫婦,各自帶著孩子就去了,孩子們年紀(jì)都在3~5歲,彼此找到玩伴,玩得很是起勁:堆積木、捉迷藏、賽玩具車……
此外,鄭先生還經(jīng)常和朋友各自帶孩子去戶外開“親子趴”,比如東莞綠色世界、植物園、香市動物園,都走遍了。鄭先生說,這種親子活動的方式,大人開心,小孩也開心。文/記者黃江潔、關(guān)旭東圖/記者盧政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