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八旬老人守護“兵墳”70載(圖)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之際,9月2日下午,家住廬江縣湯池鎮(zhèn)的魯修國帶著兒孫來到荷包山祭掃,老人用了70年的時間默默守護在這里。今年79歲的魯修國告訴記者,“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銘記仇恨,而是讓后輩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回顧過去的歲月,老人打開了記憶的閥門。 1938年6月,日本侵略軍沿合安公路向安慶方向進發(fā),妄圖控制合安公路交通線,占領安慶(時為安徽省會)。當時防守舒、廬、桐一線的是由李宗仁指揮的第五戰(zhàn)區(qū)川軍楊森部隊27集團軍第20軍,他們與日軍開展了一場正面激烈的戰(zhàn)斗!岸潭虄商鞎r間內,共擊退日軍七次沖鋒,此次荷包山阻擊戰(zhàn)重創(chuàng)了日軍岡本部隊,為1939年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在湯池的建立奠定堅實的基礎!濒斝迖貞浾f,當年父親魯勤友帶著鄉(xiāng)親們一起上山探望,并安葬了陣亡的將士。“1945年日本投降后,父親帶著鄉(xiāng)親們又重建墳冢,并稱之為‘兵墳’。每逢清明、冬至和將士殉國日,父親都帶上我們去‘兵墳’掃墓祭拜。”
受到父親的影響,魯修國也加入到保護“兵墳”的隊伍中。 1985年魯勤友臨終前將守護“兵墳”的重任托付給魯修國,2009年冬至,為完成父親遺愿,魯修國自籌資金刻墓碑一塊立于“兵墳”之前并刻墓志銘。在魯修國的帶動下,附近的百姓有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誰家的孩子參軍前都要去“兵墳”祭拜,接受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如今,老人的兒孫們也加入保護“兵墳”的隊伍中,老人告訴記者,這是一份承諾,他們要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吳俊生、周梅、劉職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