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艷艷照顧在三輪車上生活的母親已有17年
國道309線穿過聊城冠縣崇文街道孫疃村后,向西不遠即進入河北省境內(nèi),借著便捷的交通,近年來孫疃村內(nèi)不少村民都走出村子,到全國各地打工生活。
而村內(nèi)25歲的孔艷艷,她全部的生活軌跡都集中在附近5公里之內(nèi)——母親鄧玉民自小患有嬰兒癱一直癱瘓在床,孔艷艷8歲起,在父親去世后,就承擔起了照顧母親的重任。持家17年后,孔艷艷村內(nèi)同齡人多數(shù)已結(jié)婚生子,因為要帶著母親出嫁,當?shù)厝丝磥,她的婚事可能是個“大難題”。文/圖 記者李林超
16歲輟學只為方便照顧媽
孔艷艷回憶,她的父親在給家里買下了一輛三輪車后不久,便因為突發(fā)心臟病去世,當時她只有8歲,剛剛上小學一年級,“父親在的時候,都是他照顧我母親,為了能讓我母親出門活動,他買了這輛三輪車!
孔艷艷告訴記者,她的母親鄧玉民從小便患有嬰兒癱一直癱瘓在床,“買了這輛三輪車后,每天母親起床,父親都把她抱到三輪車上,有時間就會推著她走出門去看看!笨灼G艷的父親去世后,這輛已經(jīng)使用了17年的三輪車從未更換過,17年來,鄧玉民一直在三輪車上吃,睡。
白天,孔艷艷會將枕頭靠在三輪車的一側(cè),讓母親能夠坐起來。晚上她將三輪車尾部的擋板放平,三輪車便被她改造成一張可以移動的床鋪。對于讓母親一直在三輪車上生活,孔艷艷覺得十分內(nèi)疚。她說,因為母親的體重原因,到現(xiàn)在她也沒能積攢起力氣,將母親從三輪車上抱到床上。而在鄧玉民看來,17年的持家生活中,女兒已經(jīng)能夠熟練自如的處理家務瑣事,“記得當時她父親剛?cè)ナ赖臅r候,孩子做好了飯,連端下鍋來的力氣都沒有。幾乎每天做好飯后,都要叫附近的鄰居幫忙端鍋!
在一邊照顧母親一邊學習的過程中,孔艷艷度過了自己的小學生活,“因為我母親吃飯必須要靠我喂,上學的時候也是天天往家里跑,要不然即便把飯擺在她面前,她自己也沒法吃,只能餓著。”在讀到16歲時,初中未畢業(yè),她不得不做出了輟學的決定,“以前的時候?qū)W校離家很近,那一年初中搬到了縣城里。因為距離我家太遠,沒法天天中午回家照顧我母親,考慮了很久,最終決定不再繼續(xù)讀下去!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