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乳肥臀成人在线视频_人妻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韩国精品人妻受不了无码_国产精彩刺激真实乱对白在线播放

登錄 注冊 收藏本站 設為主頁
河北網
當前位置: 河北網首頁 新聞中心 國內新聞 正文

扎心了!今年中秋國慶重疊 你今年的年假都休了嗎?

時間:2017-08-08 18:02河北網(www.airosoftsniperrifle.com)
河北網(www.airosoftsniperrifle.com)權威媒體 河北門戶

首先,有一個壞消息。2017年,中秋節(jié)和國慶節(jié)重疊了,你莫名其妙少了三天假。

然而,還有更糟的消息...... 2017年過半,很多員工至今尚未休年假,當你興沖沖地向單位提出休年假時,單位很可能提出種種理由拒絕你休年假。那么,到底何種情況不能休年假呢?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 確定員工全年可享受的年休假天數

國務院《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guī)定: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 天;

▲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

▲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年休假天數根據職工累計工作時間確定。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國務院規(guī)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

特別提醒國

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2 折算年休假天數

根據人社部《企業(yè)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規(guī)定,用人單位與職工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當年度未安排職工休滿應休年休假的,應當按照職工當年已工作時間折算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

特別提醒

前款規(guī)定的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已過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當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數。

3 無法享受當年的年休假的5種情況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①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于年休假天數的;

②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guī)定不扣工資的;

③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④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⑤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特別提醒

如果員工遭遇單位無理決定,不讓休年假,員工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4 不享受下一年度的年休假的4種情況

職工已享受當年的年休假,年度內又出現以下四種情況的,不享受下一年度的年休假。其中包括:

①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guī)定不扣工資的;

②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③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④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5 關于休年假,這些問題要清楚!

單位必須安排休年假嗎?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五條第三款規(guī)定:“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這就是說,用人單位經職工本人同意,不安排職工休年假,而且未休年假期間的工資已經正常發(fā)放的,用人單位只需再支付勞動者日工資收入的300%就可以了。

今年已經休了產假等假期,還能享受年假嗎?《企業(yè)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六條規(guī)定:“職工依法享受的探親假、婚喪假、產假等國家規(guī)定的假期以及因工傷停工留薪期間不計入年休假假期。”

由此,產假和帶薪年休假之間不存在沖突,女職工可以同時享受產假和帶薪年休假。

年假可以申請跨年休嗎?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企業(yè)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規(guī)定,用人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相關新聞:

構建高質量發(fā)展的“現實落點”

【中國夢·踐行者】他“小氣”:為省錢樓頂種菜 他“大方”:畢

“農民教授”朱有勇讓這個貧困小村莊有了大批“博士后”

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fā)《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

國務院:環(huán)保稅法明年1月1日起實施 明確環(huán)境保護稅為地方收入

責任編輯:美景
0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一切權利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網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冀ICP備09014245號

未經河北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違者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