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關(guān)于“學生騎車撞寶馬留311元和道歉信,車主送萬元助其學業(yè)”的新聞在網(wǎng)上報道開來。事件中,高二學生陳奕帆騎電動車不慎撞上了一輛停在路邊的寶馬車。因車主不在現(xiàn)場,該學生寫了一封道歉信,并留下了自己寒假打工掙來的311元錢,而車主薛先生感動于陳奕帆的勇于承擔的精神,不僅沒有接受賠償,還捐出一萬元用于資助陳奕帆的學業(yè)。

墨飛:正是學生勇于擔當、真誠善良的行為感動了車主,車主面對自己的愛車被“碰傷”,不但沒有大怒追究肇事人的責任,反而對生活困難的學生伸出了援助之手,這樣的行為可能就是“一份付出一分回報”吧。學生的勇于擔當和誠實守信、車主的寬容和愛心的行為感動著我們每個人,給敢于犯錯誤的人“知錯就改”的勇氣,傳遞著社會正能量,給予社會希望。這樣的事件,社會及媒體應(yīng)大力弘揚,社會才會越來越充滿力量,越來越和諧。
祝萌萌:現(xiàn)今的教育,在講誠信,講承擔的傳統(tǒng)美德方面是存在短板的,正因為如此,這點講誠信、勇?lián)數(shù)男切侵鸩艜鹑藗兊淖⒁�,也足以發(fā)展成燎原之勢。敢于承擔是美德,而敢于原諒更是境界。事后,寶馬車主還對撞車學生進行了學業(yè)資助,這更加體現(xiàn)了其助人為樂的品德。寶馬車主的所行所為更是刷新了一些人對富人的一些偏見,為富不再是不仁了。窮有信,富且仁。寶馬車主有仁有義,撞車學生勇于擔當。兩人傳遞的都是滿滿的正能量,值得人們?yōu)樗麄凕c贊。
盛柏臻: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面對陳奕帆的主動擔責,車主薛戰(zhàn)民給予了諒解與資助,人們樂于看到這種“完美”的結(jié)局,并紛紛稱贊肇事學生“誠實善良”、寶馬車主“仁義有愛”。勇于承擔責任,既是志士仁人相傳的思想標桿,也是我們每個人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構(gòu)建社會誠信體系,不僅需要政府相關(guān)部門的信用制度建設(shè),還需要學校、家庭共同打造良好的誠信與擔責氛圍,讓每個人都置身于誠信負責的環(huán)境中,感受和認同誠信與擔責,進而讓誠信和擔責成為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自然而然的邏輯分析和處事行為。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