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河北十大“最美古村鎮(zhèn)”:穿越時光的美
它們是即將消失的美景,它們是不可遺忘的名單。
日前,十大“美麗河北·最美古村鎮(zhèn)”推選結(jié)果揭曉,手指慢慢向下拉,細細體味穿越時光的美。
石家莊井陘縣于家村
于家村是民族英雄于謙后裔所建,以工藝精湛、獨具特色的石頭村落享譽海內(nèi)外。
于家村始建于明成化年間,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謙直系后裔的繁衍盛地,至今已26代,400多戶,1600口人,全村有石頭房屋4000多間。
于家村地處河北省井陘縣中西部山區(qū)。四面環(huán)山,北高南低,環(huán)境優(yōu)雅、隱蔽安詳,有“不到村口不見村”之說。于家村六街七巷十八胡同,石頭街道3700多米,全用石頭鋪砌,民居樓閣均用石頭砌筑,營造了一個罕見的石頭王國,整個村落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建筑風格。
石家莊井陘縣大梁江村
大梁江現(xiàn)有保存完整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建筑,“晉冀合壁,巧采京華”。村中廟宇文化突出,各種傳統(tǒng)習俗祭儀保存完整。
大梁江村位于太行山東麓京冀交界的山溝里,明萬歷年間,山西平定城西村梁氏家族遷居于此,世代繁衍壯大,逐漸成為村中第一大姓,村名也因此改為“大梁家”。大梁江水資源匱乏,出于對水的企盼,民國時更名大梁江。現(xiàn)大梁江戶籍人口340戶,常住人口600人。
大梁江共有上街、下街、中街三條街道、十條巷子,寬度在2-4米,總長3700多米,全部用青石和卵石鋪成。沿著曲折幽深的青石孤島漫步而入,左右觀望,隨處可見制作精美的石雕、門樓以及保存完整的明清古院落。
邯鄲涉縣原曲村
原曲村人杰地靈,無梁殿、古槽碾、真武閣獨具特色。
原曲村位于河北省涉縣東南,位居清漳河西岸,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固新鎮(zhèn)核心保護區(qū),是涉縣具有文字可考最古老村莊之一。
原曲村保護完好的古代建筑頗多,古有三寺九廟十八堂,有五道明清時期的古券,其上寺廟、券閣俱全,猶如五座城門,將原曲圍成“鐵桶”,村內(nèi)有明清民國老宅有150余處。
邯鄲涉縣大洼村
大洼村處在太行山深處,這里的石頭資源豐富,人們就地取材,利用石頭,構(gòu)建了別具一格的石頭王國。
大洼村,深藏在涉縣太行山溝里,有117戶,328口人。受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這里村民的院落依山就勢,參差錯落,古色古香,構(gòu)建了古村的基礎風貌。大洼村立村之始,原名為大窩,后因人們認為生靈在窩里不能展翅飛黃騰達,又因村子的建筑格局呈“凹”字型,逐更名為“大凹”,叫著叫著就演變成了今天的“大洼”。
位于大洼村口龍王廟的古戲臺是清代光緒年間建造的。整座戲臺全部用石頭建成。戲臺外面全部用石頭砌成,有的條石一塊有一噸重。村里有座石頭立交橋,距今已有七八百年的歷史了,它是獨拱石橋,很有趙州橋的風韻。村里還有清代建造的奶奶廟、關帝廟、五圣廟、龍王廟等古建筑,都保持完好。
邢臺沙河市王硇村
王硇村以古石樓民居建筑群聞名遐邇,號稱“太行川寨”。
王硇村始建于明朝永樂年間,至今達600多年。相傳王姓始祖王得才籍貫四川成都府,官任明朝鎮(zhèn)京總兵,因押送貢品被劫,為躲避朝廷追查,而攜家眷碾轉(zhuǎn)逃匿于此,開始建村。
王硇村先后榮獲河北省風景名勝區(qū)、河北省歷史文化名村、河北省文明村,中國傳統(tǒng)古村落、中國最具魅力休閑鄉(xiāng)村、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等榮譽稱號。
2015年8月被國家旅游局評為中國鄉(xiāng)村旅游模范村。
邢臺內(nèi)丘縣黃岔村
黃岔村因黃巾軍起義設立關卡而形成,集古山寨、古村落、古跡、古風、古韻于一體。
內(nèi)丘縣獐獏鄉(xiāng)黃岔村位于河北省西南,邢臺市西北,太行山脈腹心地帶,處于歷史文化名山上凌霄山山后。黃岔村原名黃卡村,傳為東漢末年巨鹿人張角領導的黃巾軍起義軍在此三岔口之地設關立卡而形成,故稱為“黃巾軍關卡”,而取名“黃卡”,然后演變?yōu)椤包S岔”,建村時間在1800年左右。
張家口懷安縣西洋河村
歷史上的西洋河共有72座寺廟,八口大鐘,被稱為“全廟城”, 是草原絲綢之路上的軍事重地。
西洋河村,位于懷安縣西部,河北、內(nèi)蒙古、山西交界處,號稱“雞鳴聞三省”,是草原絲綢之路上的軍事重地,也是懷安縣目前保存較完好的古城之一。
西洋河古城北臨陰山支脈永梁山,南踩延鄉(xiāng)水(西洋河),北依內(nèi)長城,東靠蒙漢古道,地理獨特,位置險要,自古就是東西南北之要塞,商貿(mào)流通之要道,兵家必爭之要地,是極其重要的戰(zhàn)略城堡。古城東門名為“賓陽”,南門名為“歡瀾”,西門名為“遠馭”,北門名為“永靖”。城內(nèi)設有四大街、八小巷,還有七十二個拐頭街,故有四門八關之稱。
張家口懷來縣鎮(zhèn)邊城
鎮(zhèn)邊城在懷來與北京昌平交界處,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石頭城,號稱“長城腳下第一村”。
鎮(zhèn)邊城,顧名思義,就是鎮(zhèn)守明長城的邊關之城。明正德十五年筑,東西跨山,設守御千戶所,毀于水患。明朝萬歷年間又曾筑一城于其西,曰鎮(zhèn)邊新城。
城內(nèi)現(xiàn)存四合院17處、古民居120處、古井4眼、古樹7棵、古寺廟13處、古戲臺1座、文革時期劇場1座、商鋪3處和旅店3處(現(xiàn)共存2處)。
198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改革開放后,鎮(zhèn)邊城連續(xù)十三年榮獲懷來縣基層先進黨支部,2014年被評為河北省“民俗文化名村”,2015年被國家農(nóng)業(yè)部評為中國最美休閑鄉(xiāng)村。
張家口蔚縣宋家莊村
宋家莊村是蔚縣著名的古村堡之一。其中堡內(nèi)的穿心戲樓和建筑格局所呈現(xiàn)的“主人”二字,堪稱是村莊建筑中的奇觀。
宋家莊村位于太行山與燕山交會處的塞北蔚縣,地處連結(jié)蒙古大漠和西北高原的咽喉要沖,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被譽為“紫荊關外第一莊”。據(jù)專家考證,遠在新石器時代宋家莊一帶就有人類棲居;北魏建村立寨,隋唐以后這里已是十里一堡、五里一莊的繁華之地。據(jù)《蔚縣志》記載,宋家莊古堡長168米、寬166米,始建于明洪武初年(1372年),坐落在蔚縣盆地的南北通商大道上。來往商旅的晝夜穿梭,既給這里的人們帶來生活所需,又帶來物質(zhì)和精神文明。雖說地處偏遠,當時卻是客棧、茶樓、店鋪、書場一應俱全。
宋家莊古色古香的明清風格村景,先后吸引了不少影視劇導演前來拍攝取景,如《甲方乙方》等。
保定順平縣腰山鎮(zhèn)
南腰山鎮(zhèn)歷史風貌主要集中在腰山王氏莊園。
腰山鎮(zhèn)位于河北省順平縣東,距縣城10公里,因地處腰子山腳下,而得名腰山鎮(zhèn)。
腰山鎮(zhèn)原為南腰山村,該村因以莊園成村,又稱王氏莊園。據(jù)縣治載,此村始建于明初,因王氏八世祖、清朝四品副將王錫袞因功受皇封,敕令在南腰山下跑馬圈地而修建成王氏莊園,腰山鎮(zhèn)因此而生。
2001年7月,南腰山村王氏莊園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2月,王氏莊園被評為AAA級旅游景區(qū)。2012年,被確定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
腰山王氏莊園現(xiàn)已成為全國有名的影視外景拍攝基地,《大決戰(zhàn)》、《天下糧倉》、《紅旗譜》、《野火春風斗古城》等20余部影視劇在此拍攝。
(五)美麗河北·最美旅游景區(qū)
近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旅游發(fā)展委員會主辦的“美麗河北·最美旅游景區(qū)”評選結(jié)果出爐,石家莊隆興寺旅游景區(qū)、唐山清東陵、秦皇島山海關景區(qū)、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承德金山嶺長城、張家口萬龍度假天堂、邯鄲涉縣媧皇宮景區(qū)、保定易水湖風景區(qū)、保定野三坡、保定白石山摘得“美麗河北·最美旅游景區(qū)”榮譽稱號。
石家莊隆興寺旅游景區(qū)
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隆興寺位于正定縣中山東路北側(cè), 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院始建于隋開皇六年(586年),初名龍藏寺,唐改額隆興寺。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奉宋太祖趙匡胤旨,于寺內(nèi)鑄造一尊巨大的四十二臂銅質(zhì)千手觀音菩薩像,并蓋大悲寶閣,此后,寺內(nèi)大興土木進行擴建,以大悲閣為主體的宋代建筑群便相繼告成。金、元、明各代均對寺內(nèi)建筑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葺和增建。清康熙、乾隆年間,又曾兩次奉敕大規(guī)模重修,寺院形成了東為僧徒起居之處,中為佛事活動場所,西為帝王行宮三路并舉的建筑格局?滴跛氖拍辏1710年)賜額“隆興寺”并沿用至今。
唐山清東陵
清東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 界于北京、天津、唐山、承德、秦皇島之間,西距北京125公里,南距天津150公里,東南距唐山100公里,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為宏大、體系最為完整、布局最為得體的清代皇家陵寢建筑群,規(guī)模為清朝三大陵區(qū)(關外三陵、東陵、西陵)之冠。始建于1661年,營建時間達272年。整個陵區(qū)以昌瑞山為界,以北稱"后龍",是龍脈來源;以南稱"前圈",占地80平方公里的15座陵寢中,長眠著161位清朝帝、后、妃及皇子公主們。其中有:入關第一帝清世祖順治;功勛卓著,年少有為的清圣祖康熙;文治武功、壽命最長的清高宗乾隆;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輔佐兩位皇帝的孝莊文皇后(莊妃);內(nèi)憂外患的清文宗咸豐;短暫人生的清穆宗同治;掌權達48年之久的慈禧太后;還有給人以撲朔迷離之感的香妃等。
秦皇島山海關景區(qū)
山海關景區(qū)是國家第一批對外開放的旅游景區(qū)。得歷史與自然之厚愛,集眾多旅游資源于一處,包括萬里長城唯一入海處——老龍頭、萬里長城第一關——天下第一關、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孟姜女廟。數(shù)百年來,山海關以其雄偉獨特的風姿屹立在長城之首、渤海之濱,是一片自然資源富足、歷史底蘊豐厚、民俗文化獨特的沃土,集眾多美譽于一身,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歷史化名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中國長城文化之鄉(xiāng)與中國書法之鄉(xiāng)。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避暑山莊始建于1703年,歷經(jīng)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diào),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xiàn)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承德金山嶺長城
世人矚目的金山嶺長城是明長城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之一,位于河北省灤平縣與北京市密云縣交界處。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為大將徐達主持修建。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將薊鎮(zhèn)總兵官戚繼光、薊遼總督譚綸在徐達所建長城的基礎上續(xù)建、改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區(qū)、一級旅游景點,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張家口萬龍度假天堂
萬龍度假天堂是以四季旅游度假為主,滑雪旅游,森林旅游和山地觀光休閑為輔的我國第一座國際級度假區(qū)。它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縣紅花梁景區(qū)內(nèi),是亞洲最早開放的雪場之一,占地58平方公里,最高處海拔2110.3米,垂直落差554米,距北京市249公里。
邯鄲涉縣媧皇宮景區(qū)
涉縣媧皇宮位于太行山東麓、河北省西南部、晉冀豫三省交界處的涉縣索堡鎮(zhèn),占地面積5平方公里,由服務區(qū)、補天園、補天湖、媧皇宮和補天谷五個園區(qū)組成,是神話傳說中女媧 “摶土造人、煉石補天”的地方,是我國建筑規(guī)模最大、肇建時間最早的祀奉人類始祖女媧的古代建筑群。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中國五大祭祖圣地之一,被譽為“華夏祖廟”。
保定易水湖風景區(qū)
易水湖位于易縣城西30公里處,湖面27平方公里,容量為3.96億立方米,最深處達48.5米,水質(zhì)達到國家二級飲用水標準。來易水湖可品嘗野生魚蝦,可體味當?shù)厝嗣竦募儤銦崆,享受北方風情游的山村野趣。易水湖山水之美,美不勝收,是休閑度假旅游的絕佳之地。
保定野三坡
華北腹地、京畿之南、渤海之濱,就在太行與燕山交匯之處的歷史名城保定,有一處地貌風光奇特、生態(tài)環(huán)境純凈、民族風情濃郁、歷史文化悠遠的世外桃源,擁有著世界地質(zhì)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5A級旅游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全國文明單位、國家文化產(chǎn)業(yè)示范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等諸多桂冠的休閑度假圣地——野三坡。
保定白石山
白石山景區(qū)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城南15公里處,距首都北京180公里,雄踞太行山最北端,因山多白色大理石而得名。白石山是世界地質(zhì)公園和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最高峰佛光頂海拔2096米,主山脊綿延7000余米,擁有我國獨一無二的大理巖峰林地貌。景區(qū)有三頂、六臺、九谷、八十一峰,兼具了山岳景觀的奇、雄、險、幻、秀五大特點。崖聳云天、峰石彩林、佛光云海集于一身,可謂“中國北方第一奇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