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建的新食堂,寇老師給每一個吃飯的學生倒上一杯水。
寇老師看著流淚的學生,邊輕撫孩子的頭發(fā),邊細語叮嚀。
9月7日,對于隆化縣舊屯鄉(xiāng)碾子溝小學60歲的寇鳳林老師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上完最后一課,他就要退休了。
碾子溝小學是隆化縣大山深處一校一師的學校,自從1975年他走上三尺講臺,就一直沒有離開過這所學校,F(xiàn)在他所在教學點覆蓋6個自然村,有17個學生,分學前班、一年級、二年級,年齡最小的只有5歲,最大的8歲。41年間,寇鳳林在山村一隅教過一千多名學生,其中很多人已經(jīng)飛出大山,走上了教師、律師、企業(yè)家等崗位。
“我留戀這個充滿朝氣的校園,我留戀這天真活潑的笑臉,我留戀這三尺講臺上的年華,我留戀鄉(xiāng)親們對我的信任……”清晨5時,一夜沒有睡好的寇老師心緒難平,把自己41年教師生涯的感受一字一句寫在日記本里。
上午7點半,寇老師準時來到學校。眼前的一幕讓他驚呆了:華北理工大學精準扶貧駐村工作組的博士生導師和碩士們來了,年逾五旬的弟子們來了,不舍他離開的鄉(xiāng)親們也來了……寇鳳林熱淚盈眶。
上午9點,四十平方米的教室擠滿了人!袄蠋熾x不開你們”——寇老師用顫抖的手寫上了工整的板書。然后,稍微平復了一下心緒,開始了最后一課。他時而激情四溢,時而表情嚴肅,時而遠望凝思,時而沉默幾秒。講到最后,他開始絮叨:“王弋林上課愛睡覺要注意,田苗想媽媽但上課不能掉眼淚……我就要走了,你們父母不在身邊,你們更要懂事兒,好好學習!贝藭r,8歲的郭思宇沖上講臺,拽著寇老師的衣襟哭著說:“老師您別走,別走!痹趫龅娜藷o不動容。
課講完了,孩子們跟變戲法似的,拿著一束束鮮花獻給老師。這些鮮花,是一大早在上學途中孩子們在路邊、在山坡采集來的野花。在孩子們眼里,山里的野花是最美、最好的,應該獻給最心愛的寇老師。
隆化縣舊屯鄉(xiāng)中心小學校長肖冰把一本特殊的榮譽證書交到了寇老師的手里。上面簽滿了在場人員的名字。每一個簽名都是對這名扎根大山老教師的崇敬和祝福。
來接替寇老師的25歲教師安豐國站到了講臺上,寇老師鄭重地說:“山里娃交給你了!边@名90后的年輕教師,頓時感覺到了一種沉甸甸的責任。
放學了,孩子和家長一起簇擁著寇老師走出校門,送出了很遠很遠。
河北日報記者賈恒 通訊員婁麗雙攝影報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