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都市報記者李春煒
20日,天氣晴好的石家莊,空氣質量還不錯,分時AQI指數一直保持在70左右的水平,全天的AQI指數卻躍升到93。數據升高的原因是當天的首要污染物為“臭氧8小時”,其計算方式有別于顆粒物、一氧化碳等其他污染物。其實,臭氧從今年5月份開始就成了“?汀,其中,5月份31天中,有15天占據了首要污染物位置,6月已過三分之二,其中有11天中首要污染物是“臭氧8小時”。隨著顆粒物濃度的下降和氣溫的升高,臭氧,已經坐上了省會等北方城市夏季污染物的“頭把交椅”。
對此,專家表示,高空的臭氧雖然是防護紫外線的盾牌,但近地的臭氧卻是光化學煙霧的一種。隨著夏季到來,“臭氧8小時”成為了城市首要污染的幾率明顯增多。環(huán)保部門專家提醒說,高溫和強光照的天氣條件下,人們最好呆在室內或者做好防曬措施。另外,機動車尾氣也是臭氧的來源之一,所以夏天高溫時盡量選擇綠色出行,減少對臭氧污染的貢獻。
點擊
乘著熱浪,臭氧坐上污染物“頭把交椅”
20日,藍天、暖陽依舊來到省會報到,感覺上空氣質量還算不錯,不過當日的AQI指數達到了93,空氣質量雖然達標,卻處于接近輕度污染的水平。因為拉低省會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物不是顆粒物,而是臭氧。監(jiān)測顯示,當日的首要污染物是“臭氧八小時”。
不光是這一天。昨日,記者查詢河北省空氣質量自動發(fā)布系統(tǒng)也看到,15時,AQI指數為74,首要污染物是“臭氧”,而在市區(qū)及周邊縣市站點中,有近半站點的首要污染物是“臭氧”。
其實,從今年5月份開始,“臭氧8小時”就超越PM10和PM2.5,頻繁出現(xiàn)在“首要污染物”中。監(jiān)測顯示,今年5月的31天中,有15天首要污染物為“臭氧8小時”,其次,首要污染物為PM10的天數占8天,而首要污染物為PM2.5的天數占5天。
而6月份已過三分之二,在這20天中,更有11天中首要污染物是“臭氧8小時”,其中7天在良好水平,4天達到了輕度污染。
“臭氧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叫季節(jié)性污染!睂Υ,環(huán)保專家介紹,臭氧污染一般從每年四五月份開始,一直持續(xù)到10月,其中6—8月份濃度最高。
釋疑
什么是“臭氧8小時”?
“昨天查詢空氣質量實時數據時,白天多數時段顯示主要污染物不是臭氧,但是為啥一天下來,臭氧就排第一了呢?”一直關注空氣質量的市民王先生說。
細心的王先生還注意到,有時白天實時的空氣質量基本處于良好狀態(tài),但第二天再看當日的空氣質量卻變成了輕度污染,主要污染物則是臭氧8小時”王先生不禁疑惑:臭氧8小時是個什么概念?和臭氧又有什么關系?為何實時和全天污染物會有不同?
對此,環(huán)保專家解釋說,一般評價一種污染物是否超標分為1小時平均濃度限值和24小時平均濃度限值,而評價臭氧這種污染物是否超標,則分為1小時平均濃度限值和日最大8小時平均濃度限值。
為何這么分?專家表示,由于臭氧對人體的健康影響在8小時內就可以呈現(xiàn),臭氧均值的標準都是以8小時為單位監(jiān)測的。
而所謂的“臭氧8小時”,就是以一天中最大的“連續(xù)8小時臭氧濃度均值”,作為評價這一天臭氧污染水平的指標!耙簿褪钦f,每天自早上8點開始出第一個8小時平均值,到24時結束,一天共16個8小時平均值,取最大那個作為當日8小時!彼f,因為“臭氧8小時”并非當下的瞬時數據,也就會出現(xiàn)分時小時均值時臭氧污染物濃度并不超標,但連續(xù)8小時臭氧濃度均值就有可能超標了。
分析
夏季午后臭氧最容易增加
環(huán)保專家表示,臭氧小時均值一般高峰出現(xiàn)在13-17點之間,而最大的那個“8小時均值”基本都出現(xiàn)在包含著光照強溫度高的午后時段的八個小時內。“比如8-15點、9-16點、10-17點、11-18點,12-19點以及13-20點。”他說。
臭氧為何容易在夏季午后“搗亂”呢?對此,環(huán)保專家解釋說,近地面臭氧的生成與光照、氣溫等密切相關。“臭氧是光化學反應的產物,而強烈的光照,和夏季的高溫天,是光化學污染物合成的有利條件!睂<艺f,汽車尾氣、石油化工等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和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VOCs),在高溫、強光輻射的作用下,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光化學反應,形成臭氧這個二次污染物。因此,在陽光強烈、氣溫高的夏季,尤其在午后,易發(fā)生臭氧升高現(xiàn)象。
與PM2.5能影響大氣能見度不同,臭氧污染發(fā)生時天氣晴朗,幾乎“看不見也聞不到”,市民該如何防范呢?對此,環(huán)保專家表示,與PM2.5不同,臭氧不穩(wěn)定、易分解,減少或避免午后至傍晚時段的出行和戶外活動,可有效降低臭氧的健康影響!俺粞鯇儆谟泻怏w,當臭氧濃度超標時,為了避免臭氧對人體的傷害,市民應避免在溫度高、陽光照射強烈的時候出行!彼嵝,尤其是兒童、老年人及心臟、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應避免在臭氧濃度高的時間段進行戶外活動。
建議
加強對重點行業(yè)VOCs排放管控
而監(jiān)測顯示,今年的“臭氧”頻刷存在感的時間相比往年還提前了,其中,同比去年,臭氧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增加11天。
對此,環(huán)保專家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臭氧成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或者比例的逐步增加,恰恰說明省會的環(huán)境空氣質量在不斷改善。“正因為這幾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效果不斷顯現(xiàn),顆粒物有效降低,藍天多了,才凸顯出臭氧!彼f。
“接下來,‘臭氧8小時’濃度偏高的頻率還會增加!辈稍L中,環(huán)保專家表示,進入夏季以來,省會主要大氣污染物從春季的以PM10和PM2.5顆粒物為主,變?yōu)榧氼w粒物和臭氧,復合型污染特征愈發(fā)明顯。而且,隨著盛夏的高溫、強太陽輻射等氣象條件較多,預計省會以“臭氧8小時”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還會不斷出現(xiàn)。
對于臭氧這種污染物,該如何做才能防控其污染程度呢?對此,專家建議,要解決臭氧污染問題需要從方方面面采取措施,最重要的是減少臭氧前體物的排放。
有環(huán)保專家就指出,氮氧化物和揮發(fā)性有機物等是臭氧的兩大前體物,而這兩種污染物大量產生于機動車尾氣排放、煤炭燃燒和石油化工行業(yè)等。因此,專家建議,通過提高燃油標準、控制機動車保有量、降低工業(yè)生產中的揮發(fā)性有機物排放等方式,有利于防治臭氧污染。同時,機動車尾氣也是臭氧的來源之一,所以夏天高溫時盡量選擇綠色出行,減少對臭氧污染的貢獻。
此外,這位專家認為,雖然臭氧不斷成為首要污染物,但是省會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仍要放在顆粒物和硫氮的污染防治上,在此基礎上盡可能實施多污染物協(xié)同防治,力爭同步降低臭氧污染。
鏈接
臭氧在高空是“保護傘”,在低空有危害
臭氧通常存在于距離地面30公里左右的高層大氣中,在高空中,臭氧可以形成臭氧層,它們吸收掉了太陽放射出的大量對人類、動物及植物有害的紫外線輻射,是人類的“保護傘”。
但出現(xiàn)在距地表約2.5千米的大氣層中的低空臭氧卻是一種污染物,此時臭氧是城市光化學煙霧的一種成分,對植被和人類有傷害作用,對氣管反應和肺功能產生影響。當臭氧的“日最大8小時均值”超過160微克每立方米、或者“1小時均值”超過200時,為超標。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