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就連很難觀察到的細節(jié)都會細心處理。
1996年,劉勝保在廣州的朋友家通過網(wǎng)絡(luò),見到了傳說中的《清明上河圖》。只是看了一眼,劉勝保就被這幅國寶級巨作震撼,當場激發(fā)了他親自動手制作全幅《清明上河圖》的想法,而制作手法,則是他最擅長的雕刻。
回到家后,劉勝保做了一片長1米、寬40厘米的錫片,并在錫片上簡單雕刻了一番,但雕刻出來的效果,卻不是很滿意。隨后,劉勝保又嘗試在鐵板、木板、不銹鋼板上雕刻,通過多次試驗,直到2010年前后,劉勝保最終確定在質(zhì)地及效果最好的純黃銅板上進行雕刻。
前期的準備是繁瑣的,這其中,購買合適的黃銅板就讓劉勝;撕脦啄陼r間。為此,他專門訂做了一批長2米、寬1米、厚1.5毫米,每塊重達27公斤的優(yōu)質(zhì)黃銅板。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