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遺鷗在康保康巴諾爾國家濕地公園內棲息繁殖。
6月2日,張家口康�?h舉行了“中國遺鷗之鄉(xiāng)”授牌儀式�?当?h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正式授予“中國遺鷗之鄉(xiāng)”榮譽稱號。這是我國首次命名的遺鷗之鄉(xiāng)。
遺鷗是世界珍稀瀕危鳥類之一,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只在干旱荒漠湖泊的湖心島上生育后代,被稱為高原上“最脆弱的鳥類”。全球遺鷗數量約1.2萬只,康�?h境內約有6500只遺鷗在康巴諾爾濕地繁殖,是全球最大的遺鷗棲息地與繁殖地,具有極其重要的保護價值。
河北省林業(yè)廳副廳長王紹軍介紹,近幾年,康�?h不斷加大生態(tài)建設力度,植樹造林,加強濕地及鳥類保護,全縣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極大改善,遺鷗主要分布地由過去的內蒙古和陜西等地轉移到河北康保,康�?h成為全球最主要的遺鷗繁殖地,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遺鷗之鄉(xiāng)”。
河北省濕地中心主任張海介紹,自2014年起,河北省林業(yè)廳和康�?h政府邀請首都師范大學洪劍民教授和全國鳥類環(huán)志中心副主任錢發(fā)文,在康�?h境內開展遺鷗棲息地保護與恢復研究。經過幾年監(jiān)測,2016年康�?蛋椭Z爾國家濕地公園遺鷗繁殖數量達到6500只,超過陜西榆林紅堿淖成為全球最大的遺鷗繁殖地�?蛋椭Z爾周邊很多湖淖還是鄂爾多斯遺鷗遷徙途中的重要停歇地、加油站。
張海告訴記者,近年來,河北在加大對康�?蛋椭Z爾、尚義察汗淖爾、沽源閃電河等幾個國家濕地公園保護力度的同時,按照遺鷗生活習性,不斷建設湖中孤島,努力營造棲息地,吸引遺鷗筑巢繁殖,效果明顯,形成了以康保為中心的壩上繁殖地,目前河北已經成為遺鷗的主要繁殖地,未來也將成為遺鷗的主要越冬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