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招聘了當地村民到永清華茂工作,他們慢慢了解了企業(yè)真的不排污,回到家后自然就跟街坊鄰里們解釋了。有時候我也把村民請到企業(yè)里來坐坐,聊聊養(yǎng)生之道什么的。有村民生病需要吃進口藥,我去美國的時候就順路給買回來。企業(yè)也會拿出些錢給鎮(zhèn)上修路、架路燈……就這樣一點點拉近了我們的關系。
記者:現在我去后奕鎮(zhèn),當地人都說您是他們的“眼珠子”,他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您和企業(yè)。
路萬里:(笑)我們在知識產權、生產技術方面確實有一點保密的要求——所以我經常和朋友說,村民現在像當年支持八路軍一樣支持我。這些年永清華茂在后奕發(fā)展得不錯,我也在河北結交了很多朋友。從他們身上,我感受到河北人踏實、厚道,對這里的感情也越來越深。
記者:包括您的科研團隊,也是海歸與本土人才的結合?
路萬里:目前永清華茂的核心科研團隊成員有11人,其中博士2人、碩士4人、本科生5人——這5位都是2007年建廠之初我從河北省內高校招聘而來。大家合作得很愉快。
記者:內部磨合順暢了,企業(yè)的外部競爭有沒有壓力?
路萬里:在我們的第一個產品雙嗎啉二乙基醚進入市場之前,美國一家排名世界500強的企業(yè),已經憑借技術優(yōu)勢PK掉了多家生產雙嗎啉二乙基醚的傳統(tǒng)企業(yè),占據了這一產品的全球壟斷地位。
他們在國際市場上的售價達到了每噸20萬元,我們進入后,他們一下把價格壓低到3萬元一噸,想用價格戰(zhàn)把我們擠出市場。我們也以3萬元的價格應戰(zhàn),結果沒多久,他們反而出局了。因為他們的實際成本是每噸四五萬元,我們只有兩萬元。就這樣,永清華茂打破了這個企業(yè)的壟斷地位,在國際市場上牢牢站穩(wěn)了腳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