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乳肥臀成人在线视频_人妻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韩国精品人妻受不了无码_国产精彩刺激真实乱对白在线播放

登錄 注冊 收藏本站 設為主頁
河北網
當前位置: 河北網首頁 河北新聞 深度聚焦 正文

對話河北科大副教授韓春雨:“我很享受搞科研的過程”(3)

時間:2016-05-13 17:25河北網(www.airosoftsniperrifle.com)
河北網(www.airosoftsniperrifle.com)權威媒體 河北門戶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們又當過一次跟隨者,我們希望通過自己更精巧的設計改進CRISPR技術。但在此過程中,又是一位基因編輯領域的先驅科學家發(fā)表了一篇論文,列出幾十種技術改進的可能性,其中就包括我們當時的想法。

花了這么多錢,每天干到凌晨兩三點,再度失敗非常令人沮喪。我們下定決心,一定要原創(chuàng),不能再跟隨。

新聞縱深:如何找到原創(chuàng)點?

韓春雨: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就像兩方打仗,誰也不敢貿然動手,這時突然發(fā)現對方的一個弱點,你去攻,就能贏。2014年2月,一篇關于TtAgo的文章給了我機會,當時一些研究者據此實驗但接連失敗。

在下功夫多看了很多文章后,我猜測溫度可能是一個被人忽視的敏感因素,于是我把高溫菌排除,只留下常溫菌。雖然初期也受挫,但我堅信自己想找的東西一定存在。果然,兩個月后,它出現了。

新聞縱深:科學的直覺?

韓春雨:應該說是科學的哲學引領了我。別人發(fā)表的文章,不僅有知識、實驗的條件,更有聰明的“思維”和聰明的“哲學”。我喜歡學習這些文章中的聰明之處,所有科學實踐都應該有理論指導,才能知行合一。這是科研最大的樂趣,也是我最終完成“一個科學家自我修養(yǎng)”的原因。

新聞縱深:還記得成功的那一天嗎?

韓春雨:2014年5月,我們就做出了主結果。我們用了非常正確的策略。我們預測,我們設計,我們驗證。最終,我們發(fā)現了Ago可以切割基因組。

我信奉一句話——臨事而懼、好謀而成。那一刻,我覺得,我終于從一個科技工作者變成了科學家。回家時是凌晨兩點多,校門都鎖了,我跳墻頭出去的,跳得特輕松。

“科學家是一種生活方式”

新聞縱深:公眾眼中的科學家似乎缺少世俗生活,您呢?

韓春雨:我喜歡的事多著呢。比如收藏紫砂壺,我最貴重的藏品價值6000塊錢。我也喜歡古琴,心里煩的時候,撫上一曲,就能平靜下來。

新聞縱深:也經常刷微信朋友圈嗎?

韓春雨:基本不會,三個月前我才第一次注冊了QQ和微信,這也是為了論文刊發(fā)前的溝通需要。此前我沒有QQ、微信,也沒有微博。聯系我基本靠喊。(笑)

新聞縱深:房、車、薪水,是您會考慮的問題嗎?

韓春雨:我2008年就有了車,一輛富康。學校分配給我130平方米的房子,但離學校遠,不方便干活。最后我選了離實驗室走路5分鐘不到的一套58平方米的房子,58平方米是使用面積,住起來并不小,外面建筑面積90平方米的商品房可能也就這么大。一個月幾千塊薪水,夠用。

新聞縱深:有人為了項目經費“報賬”發(fā)愁,您怎么看?

韓春雨:我沒有遇到這個問題。實驗室經費剛夠花,這次因為論文審查周期拖了幾個月,把我們實驗室經費“拖光”了,我還賒來40萬元左右的實驗材料。經費是為了搞科研申請的,空手套白狼不行,這是知識分子的本分。

新聞縱深:有人認為地方大學應該去做應用型研究,基礎研究更應該靠“國家隊”,您怎么看?

韓春雨:顯然,我持堅決反對態(tài)度。

新聞縱深:接下來仍是一段“科學苦旅”嗎?

韓春雨:不會。我很有成就感。實際上,我做科研的過程一點都不“苦逼”,我很享受搞科研的過程。

雖然會遇到失敗,但我充滿了斗志,在實驗室里,我覺得自己是打不倒的人。更重要的是,這是一種生活方式。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擁有自己熱愛的生活方式?茖W家就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外在頭銜。

拿我來說,3年前這樣,現在這樣,以后還是這樣。

記者手記

原始創(chuàng)新需要 更多“小作坊”

在許多人眼里,韓春雨的成功,是個“計劃外”。

有些雜亂的試劑架上,一些飲料瓶子混雜其間:一個飲料瓶上貼著塊白膠布,寫著“銀染固定液”,另一個可樂瓶上貼的則是“PBS”。

這間讓韓春雨覺得“夠用”的實驗室,看起來更像一個“小作坊”,很難提振外行人對它的信心。

實驗樓里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重要課題”展示欄里,難覓基因編輯的字樣。展示欄里韓春雨所承擔的兩個主要科研項目,似乎也與如今橫空出世的驚人發(fā)現關系不大。

也正因如此,“計劃外”蹦出來的NgAgo和韓春雨,讓人措手不及地“嚇了一跳”。

當然,錯愕之后,不僅學術界興奮,聞“諾獎級突破”名聲而來的“圈外”喝彩和掌聲也不絕于耳。十年不發(fā)論文甘坐冷板凳的韓春雨,和看似“小作坊”一樣的實驗室,一時朝圣者眾。

但更應該被關注的是,韓春雨是不是偶然和個例?在同樣條件的實驗室和工作崗位上,韓春雨式的成功能否被再次乃至不斷復制?

與屠呦呦式舉國體制下的科研重大突破不同,韓春雨的成功來自“小作坊”的“小兵團”作戰(zhàn)。

以重大科技專項為代表的舉國體制,所體現的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yōu)勢不言而喻。從“兩彈一星”到航空航天,“大計劃”幫助我們快速從落后者成為同行者,再一路躋身領先者。這一模式的成功,往往是循著“目標明確,跟隨超越”的路徑。

而韓春雨的創(chuàng)新路徑則不同。

中科院院士邵峰在微信公眾號“知識分子”發(fā)表署名文章認為,NgAgo這種“小作坊”模式,特別適合探索性研究——你不確切知道要做出什么樣的研究成果,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做成,這反而更容易激發(fā)人的創(chuàng)造力,絕大部分諾貝爾獎成果也都是誕生于這樣的“小作坊”和單個實驗室研究。

個人的創(chuàng)新欲望是“小作坊”模式成功的原動力,韓春雨稱其為“科學家生活方式”。創(chuàng)新能力已大幅提升的中國,迫切需要創(chuàng)新由“跟隨”轉向“原創(chuàng)”,迫切需要更多韓春雨的出現和閃光。

但和“大計劃”相比,“小作坊”仍缺少制度性關愛。論文考核、職稱評判仍是許多高校院所“習慣性”衡量人才創(chuàng)新能力的方式。功利化的鮮花掌聲難以溫暖冷板凳上的堅守者。

倘若不是河北科技大學用才有方,韓春雨會不會如自己所言,因十年無論文業(yè)績,在“學術GDP”考核中被掃地出門?

倘若不是韓春雨堅守“科學家生活方式”,世俗化者會不會“因斗米折腰”,在為“經費、職稱、文章”而努力中迷失方向?

作為新創(chuàng)新模式的樣板,從“小作坊”和“冷板凳”上生長出來的NgAgo,是答案,也是叩問。

文/河北日報記者 郭 偉

相關新聞:

共享單車現身美國華盛頓 騎行費用為半小時1美元

傳授直播技巧 一高校開設“網紅學院”引爭論

武漢一大貨車同一地點加塞66次 扣分達180分

陜西千陽縣師生上學途中被野蜂蜇傷

石家莊自行車環(huán)城賽周日開賽 部分路段將禁行

責任編輯:美景
0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一切權利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網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冀ICP備09014245號

未經河北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違者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